再说村上
01.08.2015 13:42
本文来源: 陕西新闻
我想再说一遍村上春树的《杂文集》。
读完四百多页厚厚的书,并不如往昔追看村上小说般畅快。这是什么意思呢?感觉就像进茶餐厅满心欢喜地点了热鸳鸯和菠萝油,但侍应送来的却是热奶茶和西多士。后者不好味吗?不够地道吗?统统都不是,但却并不是我的期望呀。
即使村上是文学巨匠、小说大师,也不代表每篇杂文都有趣味及可读性。《杂文集》内“关于音乐”的章节,有十二篇是与音乐,尤其是村上喜爱的爵士乐有关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大部分是因应某些杂志或刊物的采访或序文。可以想象这些是功能性文章,即是当时是为了某一群特定读者所发表的感想。本来这种有目的而为的“作文”并无不妥,但与村上一贯仿佛轻描淡写,举重若轻的写作风格,真的有点格格不入。
除此之外,文集的其他部分仍能表现村上的“原始面貌”,例如“关于人物”章节里,他描绘朋友兼合作伙伴安西丸先生,总是带点轻蔑的笔触,却说安西丸先生自己“完全不介意,不过家里人好像有一点在意的样子。”村上总能运用幽默风趣的描写方法。
然而,村上春树作为当代文坛其中一位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绝对并不是幸运使然。他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之余,往往在读者意料之外。在“好好上年纪很难”里,他形容自己并非写作天才,却是“深藏在地下不挖的话就碰不到油层的类型”,而他坚定是“相当精通于挖掘地层的作业”,终身致力写作的工作。
本文来源: 陕西新闻
01.08.2015 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