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王胜朝让患者笑口常开

05.05.2015  11:52
              《陕西日报》2015年5月5日 (苏玉军 记者 车喜韵 李龙飞)题:王胜朝:让患者笑口常开
            “用真情服务每一位患者,让他们远离病痛,笑口常开。”这是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王胜朝主任的行医准则。十几年来,他怀着对口腔医学事业的挚爱和对患者的满腔热情,和医疗队奔波于基层边防部队、社区、福利院和学校,积极开展口腔义诊、义治和科普宣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受到了群众的广泛信赖和一致好评,不久前荣获“全国学雷锋标兵”称号。
            “作为一名军医,能为基层战士们服务,是我应尽的职责。”回忆多年来为官兵巡诊服务的经历,王胜朝感触很多。
            2009年,王胜朝和同事第一次到西藏为驻地官兵调研高原口腔疾病,看到战士们在高原环境下造成嘴唇干裂出血,影响到日常生活和训练,从地方大学入伍的王胜朝内心感到无比震撼,也坚定了他为基层官兵服务的决心。半个多月时间里,王胜朝和同事们先后巡回两千多公里为战士们诊治口腔疾病,圆满完成调研任务,其所在课题组经过数年攻关,研发成功高原护唇膏并列装部队。
            每到一处,王胜朝和医疗队员都是根据战士们的工作时间进行诊治,尽量满足官兵需求。一次,他们赴沙河阅兵村保障徒步阅兵方队,听说一些战士患有冠周炎,已经张不开嘴,担心被淘汰而不敢请假治疗,于是就利用战士们休息时间为战士们进行口腔保健讲座,让他们了解到口腔疾病的危害,能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全天候开展工作,方便战士们能随时得到治疗,直至国庆阅兵的前几天才结束。
            2011年7月赴青藏兵站部开展“口腔健康高原行”活动。许多战士排队等候治疗,一名患有牙周病的士官在洁完牙后高兴地说:“我今年28岁了,第一次知道洁牙是什么,第一次为牙齿洗了个澡。”王胜朝说:“虽然是一次巡诊,但官兵们不畏环境艰难、常年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动和教育着每一名医疗队员,激励着我们用强烈的责任意识干好本职工作。”
            “我们都非常希望口腔医疗队能多来几次,他们不但对我们很亲切,医疗技术好,工作还很敬业,加班加点满足我们的需求。”这是基层官兵对王主任和医疗队的评价。
            5年来,王胜朝先后上高原、下海岛、走基层、进连队,多次参加校院组织的大型为军服务活动,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服务官兵数万人,被官兵称为最实在、最能解决问题的医疗队。
            “作为一名军医,就应该为这里的群众多办实事,让大家的口腔保健意识有所提高。”近几年,王胜朝积极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先后深入社区、福利院、学校、乡村等地举办口腔健康知识讲座、为驻地群众进行义诊,年均60余场次,直接受益群众4万余人。
            2008年年底,国家卫生部即将开展儿童口腔疾病预防干预项目,王胜朝了解到情况后积极申报协调,科室成为西北地区首家试点单位,先后为驻地小学生免费防龋5万多颗牙齿,有效减少了儿童龋齿的发生。目前,陕西省已有8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该项目。2012年8月,在王胜朝积极协调申请下,科室又承担了国家卫生部“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项目,为幼儿免费涂氟防龋1.5万人次。
            “每当看见患者治疗好牙病,露出灿烂的笑容,是我们医务人员的最大幸福”,王胜朝说,“作为一名军医,就应该在岗位上为国家、军队和群众做点事情,尽到自己的责任。”
(信息采集: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