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麦田 为梦放歌 - 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王辉
2015年12月22日《陕西日报》第二版
从两亩试验田到亿万亩生产,跻身国家冬小麦四大品种、种植面积超亿亩的“西农97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谱写在中原大地上的丰收之歌。从种到收,栉风沐雨,从关中到黄淮,经年累月的劳作,伴随着秋播夏收的岁月轮回,王辉的皮肤黝黑,更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老农。
王辉青年时期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没粮吃、饿肚皮的景象让他立志“学农业科技,不再让父老饿肚皮”。正是这个单纯美好的愿望,影响并支撑了王辉的一生。高中毕业填报大学志愿时,王辉毫不犹豫选择了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并如愿被录取。1968年,王辉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来又分配到眉县农场。1973年回校,在育种专家赵洪璋院士的指导下,王辉很快就“钻”了进去。
王辉早已认识到,育种实践性很强,不下地根本“摸不着”。试验田、育种目标、亲本选配、田间选择、生产调查、群众需求等各个环节,他都要求团队成员深入大田中、生产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九月初的整地、施肥、划行、分区及布置试验,十月份的播种,冬春季的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初夏的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盛夏的分类收获、晾晒,七月份的室内考种、室内选择和试验总结,八月份的试验安排,再回到九月份的整地……日子就在这样单调枯燥的重复中流逝,王辉每天早上天刚亮就出门,晚上11点多才回家,出门自备干粮,就连最初顾不上吃早饭也逐渐变成了习惯不吃早饭。1991年,小麦品种“西农84G6”诞生,这已经是王辉搞小麦育种的第18个年头了。
如何把赵洪璋院士的小麦常规育种的课题传承下去,是王辉经常思考的问题。他认为:“要想出良种,人才是首要条件”。在王辉的指导下,一批能吃苦耐劳、耐得住寂寞、热爱科研的人成长起来。
每年的“五一”、“十一”假期,王辉和他的团队成员都是在大田的忙碌中度过的。“五一”做杂交,“十一”忙播种。即使是寒暑假,作为高校教师,他们也没享受过。酷暑炎夏,他们在实验室里选种,寒风凛冽,他们奔走在关中麦区查看苗情。“选出品种,造福百姓”,坚定的信念,朴实的作风,严谨的态度,伴随和支撑着王辉团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躬耕在小麦育种事业上。
怎么样把大家凝聚到一起,让团队充满生命力?王辉的办法就是以身作则,啥事都走在前面。他对团队成员的培养很看重,团队成员大都被送出去做访问学者或到科研层次更高的国内科研院所去合作研究。
选育出单产水平高、品质好的小麦品种,对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一个品种从选育到审定、从品种到良种、从科研到生产,是一条很漫长的路。王辉团队育出的“西农979”从组合配置到最终通过国审,背后是18年持续不断的反复试验和探索。这些年来,“西农1376”、“西农979”、“西农9718”等品种在王辉团队中相继诞生,并因具有早熟、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而争相种植,并多次荣获我省科技进步奖。2007年,在咸阳市兴平来祁寨村示范种植的近千亩“西农979”被一家面粉企业全部收购,拉开了陕西首个优质小麦品种产业化的大幕,而且售价高于市场价5%。村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种了大半辈子小麦,今天着实卖了个好价钱!”
酒香不怕巷子深,王辉团队选育的良种很快从当地辐射开来,走出关中,走出陕西,挺进中原,覆盖黄淮,在小麦主产区发挥应有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王辉团队育成的十多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两亿亩,其中“西农979”已达9000多万亩;累计增收小麦40亿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关中平原、在黄淮麦区,王辉和他的小麦育种团队依然活跃着。他们的小麦人生也还在继续,育种事业还在延续!(陕西日报 赵波 实习生 陈卓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