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
近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涉及企业减负、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及投资受限等民营企业关注的九大焦点问题。
《意见》强调,未来仍要坚定发展民营经济信心不动摇,力争到202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到58%左右,民营市场主体超过300万个。
>>减免税
允许困难企业暂缓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减税、免税政策,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到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降低社保缴费率,允许困难企业暂缓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积极推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加快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用电用地成本,可分批缴纳土地出让金等。
>>贷款融资
严禁盲目抽贷、断贷
推动建立金融数据库
《意见》要求不断优化金融机构服务,力争三年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严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咨询费等,严查“存贷挂钩”等变相提高贷款利率的问题。
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到2020年前,各市要建立10亿-20亿元的融资担保公司;切实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依法下放授信审批权限,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严禁盲目抽贷、断贷。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使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拓宽资金来源,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推动建立包括商业银行、证券、保险、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典当行、商业保险等行业信用信息在内的金融数据库,逐步建立金融业征信平台和金融类与非金融类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资本投资
拓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
鼓励民营企业设立银行等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民营企业进入铁路、机场、电力、电信、油气勘探开发、互联网视听、国防科技、社会服务等领域,鼓励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设立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力争到2020年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省属国有企业的重要经济形式,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此外,《意见》还提出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力争2019年底前企业开办手续办结时间压缩至4.5个工作日,推动市、县建立重大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度,实行“一站受理、全程代办、服务到底”。建立针对民营企业的政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及时汇集涉及民营企业的政策法规等各类服务信息,解决政策获取“最后一公里”问题。
创业者说
“合同贷”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资金流是很好的选择
从事进出口农业的西安市润泽种植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兴说,这一年确实感受到在税务系统办事效率方面的显著提升。“以前在报税大厅,要排很长的队,现在通过网上税务局,大厅的自助报税机很快就能缴税,开票、申请发票等也可通过综合服务机完成,办事效率提高很多,节省了企业的不少成本。”王兴说,另一方面,增值税税率下调也减少了企业的税负。
“但对从事进出口农业的企业来说,常面临资金周转问题,因此对融资的要求十分迫切。我了解到,在东部有一种使用较多的‘合同贷’,即银行在市场预期较好的情况下,掌握了合同量、利润率等数据后,贷款的一种双赢措施,对缓解这类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流问题是个很好的选择。”王兴说。
专家说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公平宽松的环境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姜涛认为,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立意好、站位高,且符合陕西省情。
“经过改革开放40年发展,民营经济已不再是最初以个体户、农民企业家为主的经济形式,‘二代’、‘三代’民营企业家中相当一部分教育程度高、素质高,他们有实力改变大家对民营经济‘基础薄弱’等刻板印象,有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意见》的提出从各方面来说都恰到好处。”姜涛说。
另一方面,姜涛认为,从发展数据看,民营经济在我省经济发展方面已发挥巨大作用。“但相对于东部地区,我省民营经济还存在一些层次不高、实力不强、以传统产业经济为主的企业。”姜涛说,“相比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人才短缺是我省民营企业家常面临的问题。”
第三,姜涛认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还赖于把脉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给其信心。“既然提出从信贷、融资及政府相关机构放管服领域支持实体经济增强、延链、补缺、去短,比如,支持民营经济进入军民深度融合领域;再比如,我省国企在垄断行业的占比过高,民营经济是否被允许进入等,只有将这些细节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姜涛说。
最后,姜涛认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公平宽松的环境,不必制造过多民营经济只有靠扶持才能生存的人为焦虑,应更多激发其内生动能,更好发挥企业家精神,以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去解决问题。
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