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出租车行业垄断为何长久炮轰不垮

09.01.2015  23:24

  沈阳数千台出租车集体停运,已经引起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共同关注。1月7日,新华社再发评论指出,出租车经营权的垄断,养肥了少数人,害苦了一批人。拥有出租车经营权,就可以靠司机“融资”起家,用司机“份子钱”还贷款,可谓“空手套白狼”,而绝大多数出租车司机如同“骆驼祥子”。这种利益模式早已板结,针扎不进,水泼不入,成为百姓出行改革路上的“坚冰”。

  近年来,公众抱怨、媒体一再炮轰出租车行业的经营体制弊病。2012年2月,交通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明确要求,全国推行出租汽车企业员工制经营模式,代替承包挂靠制。要求今后,出租车份子钱将集体协商。减免休息日份子钱,保证出租车司机每周休息1天。可是这一改革模式,事实上迄今为止等于是不了了之。

  现有的出租车运营管理模式,主要分两种:出租车公司拥有牌照,租出去坐收份子钱;车主高价获得牌照自主运营或租给他人开。无论哪种模式,政府相关部门或关联企业都参与了利益分配,提高了出租车一线从业者的运营成本,导致一线从业者收入增加困难。

  这些深层次问题,相关部门并非不知道,也并非毫无作为。上文提及的出租汽车企业员工制经营模式,算是一种进步。但实行“运六歇一”实际上换汤不换药,一线出租车从业者依旧被盘剥。不仅如此,如果真要执行“运六歇一”其实也会有新问题。出租车行业包括黑车竞争本来就很激烈,单纯的“运六歇一”实际会减少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同时对黑车猖獗现象又没有合理的方式遏止。而且,这一改革事实上在大部分城市本身也没有兑现。

  还有不少城市采取了听证提高运价等方式,把成本转嫁给公众,试图安抚出租车司机收入长期不高的现实,同时缓解打车难。但这样的方式,出租车司机并不完全买账,因为提高运价后,公众有个接受的过程,意味着生意短期内没那么好,对收入增长无意义。对于这些问题,管理部门不能顾左右而言他。如果这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出租车司机的积怨不仅不会减少,而且只会更多。

  要解决出租车行业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壮士断腕。换汤不换药的伪改革也好,提价等措施也好,都不是治本之策。相关部门应该把出租车运营资格还给市场,由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其工作重心应回归到专注于制定行业准入、监管标准,以提升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水平。当然,并非说出租车总量不需要调控,不控制出租车从业者也会抱怨,但政府部门不能将调控权变成垄断权、创收权。

  要打破这个垄断创收权力,对于相关部门和利益企业来说,涉及实实在在的利益,相关部门改革的决心和动力是个问题。因此,央媒的持续炮轰火力看似很猛,其影响力也很大,但要真的推动出租车行业改革,触动面实在太大,并不是那么容易,极其需要顶层设计。    □张燕(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