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能否满足出行?西安多部门解答常态化限行
华商网讯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草案)》(以下简称《通告》)公布后,备受关注。
西安限行是否合法?怎么限,能获得最大公约数的公平?限行后,公共交通配套能否跟得上......一系列疑问亟待解答。
7月13日下午,西安市政府铁腕治霾办、市地铁办、市环保局、市交警支队等相关职能部门,回应了市民关切的问题。
为何限行?
铁腕治霾办:环保的拥堵的双重压力
先看一组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61万辆,位居全国第9,且还在快速增加。而交警部门介绍,近期西安日均机动车上牌数量超过1000个。
急剧增多的机动车不仅增大了交通压力,使得市区堵情更甚至,更加重了大气污染。那么,汽车尾气究竟如何影响大气环境?
西安市铁腕治霾办介绍,有两项研究能够证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严重危害——
其一,西安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机动车尾气对西安市PM2.5的贡献约为21.4%,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二,2017年中科院地环所分析研究表明,交通污染源是导致氮氧化物超标的主要因素,其产生的污染物与挥发性有机物质在高温、强光辐射的作用下,形成二次污染物,导致臭氧超标。
市铁腕治霾办强调,污染已不仅仅出现在冬季,夏季臭氧污染已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西安共有37天臭氧超标,而今年截至7月12日,臭氧超标天数已有33天。
另外一组糟糕的数据是: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西安先后出现112天污染天气。市铁腕治霾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而限行对减少污染物有明显作用。
是否合法?
市法制办:法律依据充分
虽然“限行”仍处在“征求意见”阶段,但是许多市民已经对其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对此,市法制办表示,《通告》起草的法律依据很充分。
首先,《陕西省大气污染物防治条例》第十一条规定: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状况,划定机动车限行区域、时段,并向社会公告”。
其次,《西安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根据道路交通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提出机动车总量调控、区域限行、使用频率限制等治理措施,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不过,也有人提出异议——根据《物权法》,合法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放之汽车使用上,只要车主购买资金、渠道以及使用方式合法,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使用。限行岂不是侵犯了车主使用汽车的权利?
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解释称,《物权法》第七条明确规定: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而开车排放污染物,导致环境污染,就是属于“损害公共利益”,所以政府职能部门有权进行约束。
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限行《通告》正式公布前,市法制办还将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只有完全合法才会正式出台实施。
公共交通能否跟得上?
地铁和公交皆有能力保障市民出行
限行常态化以后,被“限”的车主如何出行?按照限行20%的车辆、每辆车平均乘坐1.5人来计算,260万辆*20%*1.5人/辆=78万人,也就是说,每天有约78万人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地铁和公交如何来分担这么多市民的出行?这也是《通告》发布以来,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市地铁办表示,今年6月份西安三条地铁线路的日均客流量为160万人次,而4月28日的客流量突破了205万人次。从整体上看,三条线路都没有达到客流最大承载力,至少能够提供日均40万人的运力。
目前,地铁一号线的平均拥挤度为80%,二号线平均拥挤度为93%,而三号线的平均拥挤度为87%。常态化限行以后,西安地铁还将加大行车密度,提升运力。据估算,加大行车密度后,一号线的平均拥挤度为73%、二号线的平均拥挤度为88%,三号线平均拥挤度为85%。市地铁办表态,有条件、有能力适应常态化限行后市民的地铁出需求。
公交分担方面,市交通局表态:将向市公交总公司及时下达热点区域公交线路的开辟与调整工作,加大协调、督促市公交总公司加快公交线路新开调整的力度,力争在高峰时段多开车辆、多配车辆、开通区间车,进一步加密高峰时段的发车间隔,增加早晚高峰的出车,同时加强公交与地铁的接驳。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单双号限行期间,公交方面增加的客流量不超过2%,也就是说,日均增加的客流量在十万人次以内,这部分客流量完全可以通过加开车次来化解。但是考虑到常态化限行以后,乘坐公交出行的市民会更多,所以市交通局将督促市公交总公司提升运力。
记者刘永拓
编辑:张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