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给梦想一个支点撬起创业蓝图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社会从不缺乏拥有奇思妙想的创新人才,少的是让创业者展现自我能力的梦想支点。
2015年举行的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继续接过前两届赛事的接力棒,为江苏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助跑,为有梦想、有勇气的创业团队及企业提供了一个筑梦、圆梦支点。
江苏省各级政府也稳固搭建科技创业服务平台,不间断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逐渐形成常态化大赛模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一步步撬起创业英才的创业梦想。
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再“燃”创业征程
江苏科技创业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今年更吸引了海内外3242家创业团队和企业报名,报名总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获奖总数也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2014年,通过第二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遴选出的一批优质项目,有9个项目在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其中第一名2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3个,占获奖总数的17%,获奖数位居全国第二,团队获奖数位居全国第一。
如此骄人的成绩和踊跃的报名量,使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尝得了甜头。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提供的支点,得到创业者热切需求,第三届大赛再次回归,自然水到渠成。
2015年,以“创新改变世界、 创业成就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正式启动。包括地方赛、海外赛、行业半决赛和总决赛等环节,地方赛与海外赛在4月到7月同时进行,最后奖项在8月决出,具体赛事与国家大赛相衔接。参赛项目涉及电子信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和文化创意等领域。总决赛获奖项目除了现金奖励外,还将纳入2016年度省相应科技计划支持,并可获得大赛合作创投机构、合作银行等优先投融资支持。
梦想的着陆,最终需要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
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深圳柴火创业空间,到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到“创业”成为全国两会的热词,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
借助优越创新创业环境的感召力、创新创业政策的吸引力、创新投入的导向力汇成强大的“助推器”, 江苏吸引着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来创业发展。现在,江苏又常态化举办创业大赛,通过大赛,搭建“项目征集、辅导优化、创投对接、宣传推介”的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以此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热潮。
世界那么大 创业来江苏看看
江苏是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弘扬“三创三先”的江苏精神,确立科技创新支撑发展的核心地位,实施“创业江苏”行动,发展众创空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江苏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业高地。
从2007年开始,江苏先后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等十大引才工程,面向海外广撒“英雄帖”,从此掀起了江苏引才高潮。累计引进海内外人才9万多人、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有32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领衔创办高科技企业2000多家。
连续成功举办两届的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将招揽人才的视线再度投向海外优秀人才。
海外赛是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报名、初赛、决赛(在美国硅谷举办)等环节,最终遴选出5个优秀创业团队回国参加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前两届海外赛,共吸引200多个海外创业团队报名参赛,今年海外团队参赛热情进一步高涨,团队报名数达到124家。2014年回国参加第二届大赛总决赛的5个海外团队,有4个获得大赛团队组二等奖,1个获得三等奖。比赛结束后,有4个海外团队来江苏落地发展。
不是只有背井离乡,远赴国外才能实现英才的创业之梦。世界虽然很大,但是不需要走太远,江苏同样可以提供高科技创新创业的大舞台,让梦想者一展身手。
大赛组委会承诺,海外获奖团队在赛后六个月内来江苏创业发展,将可获得省级相关科技计划立项支持,优先推荐参加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此外,海外团队还将享受落地孵化、推荐创投对接等优先支持。以此为契机,江苏省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创业团队及企业到本省创业发展。
28岁的黄君贤是2014年江苏赛区年龄最小的获奖者,他研究的“蜂云移动计算机平台”项目获得国家大赛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行业总决赛团队组第三名,大赛结束后,他放弃了年薪20万美元的谷歌工作,回国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了公司,并刚刚获得园区“科技领军人才”殊荣。像黄君贤这样赛后来江苏创业海归还有很多,年轻化、高学历、项目高端化成为他们的普遍特点,他们也为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甘为创业者“加油站”
缺乏资金、技术等环境支持的创业项目,就如同无源之水,终将慢慢走向枯竭。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创立的科技型企业,大多属于周期较长的新兴产业,这样“勇敢者的游戏”,风险不言而喻,迫切需要技术和资本、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
关键问题是,谁能来串起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桥梁?在企业高速行驶过程中,不断供应能量,甘为创新企业和创业人才的“加油站”?
江苏省很早就意识到自身资金技术“加油站”和中介桥梁的重要战略地位。江苏成为首个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省,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企业、企业吸引创投、创投带动金融”的有效路径。
2014年江苏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达318亿元,创新政策减免税收255亿元,六年翻了两番多;带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1630亿元;吸引589家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1872亿元风险投资资金落户江苏。自2009年以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共同开展的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贷款工作,引导合作银行发放“苏科贷”贷款总额121亿元,有效扶持了2300多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此外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大众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公益性、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大型仪器、工程文献及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资源向创业企业开放,面向科技企业孵化器组建20家虚拟实验室为创业企业提供线上线下服务。
近两年,江苏省科技厅给予前两届大赛50多个获奖项目科技计划立项支持,省拨款超6000万元;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参赛企业专项授信额度超20亿元,用于支持本次大赛优质企业的发展壮大。
2015年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继续搭建科技创业服务平台,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努力提升全省科技创业水平。同时为参赛团队及企业提供跟踪服务,持续推进辅导培训、科技贷款、创投对接等工作,让人才与资本、技术与资本进行高效对接,努力打造江苏科技创业的“梦工厂”。
科技园区落地孵化、创业辅导、投融资对接等支持措施,免去了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创造、思维更新上,促进了创新思维高效率的转化为创业成果。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组织委员会名誉主席徐南平认为:“如果我们对创业支持力度更大一些、创业环境更好一些,创业型科技企业就会更多一些,经济结构会更优一些,竞争力也会更强一些。当这些创业型科技企业成为我们企业主流的时候,创新驱动发展的宏伟蓝图必将更加绚烂多姿。”
■2015年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概览
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由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共青团江苏省委、省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指导,8月28日在苏州圆满结束。来自全省13个省辖市及海外分赛区的47家创业团队和企业,经过近两天的激烈角逐,分获团队组和企业组的一、二、三等奖。
本届大赛自5月份启动以来,历时4个月时间。截止7月底,共有3242家创业团队和企业报名参赛,报名总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还吸引了124家海外创业团队参赛。
本届大赛通过地方赛、海外赛、行业半决赛等环节的层层遴选,最终有47家创业团队和企业晋级大赛总决赛。总决赛当天,大赛组委会邀请了国内5位知名创投专家、企业家和银行家担任创业导师,同时邀请了25位创投专家和技术专家组成评审团,共同为参赛选手进行现场打分。
此次大赛的项目涉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在获奖的47个创业团队和企业中,创业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9岁,最小年龄23岁,入选国家千人计划6人。获奖创业团队和企业共拥有专利技术174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
对于进入总决赛的创业团队和企业,江苏省科技厅出台了含金量高、扶持力度大的支持政策:以大赛专家评定意见作为项目评审意见,对总决赛获奖团队(赛后6个月内在省内科技园区注册成立企业)和企业,纳入2016年度省相应科技计划支持。同时推动参赛企业与金融、创投机构的有效对接,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参赛企业提供了20亿元的专项授信额度,支持本次大赛优秀企业和优质项目的发展壮大。
■参赛案例
干式除尘:“无尘化”矿井的得力助手
“全国共有1.2万座煤矿,631万煤炭工人,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安装除尘设备,公认的尘肺病72万人,死亡人数2倍于矿难。”在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上,参赛企业盐城兰丰环保董事长范兰开场一席话就吸引了众评委的关注目光。
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长期处于70%左右。煤炭革命不是“革煤炭的命”,而是应更加合理、科学地利用好这一资源。其中,接连不断的煤炭事故、久治不愈的尘肺病一直是困扰煤炭绿色开采的心结。
“尘肺病的根源在于煤矿井下除尘措施未到位。”范兰掷地有声地说道。
水是煤炭开采中重要资源,尤其对于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5%以上的西部矿区,干旱缺水问题严重。目前我国煤矿井下的除尘多采用原始的洒水、喷水除尘,不仅效果一般,而且水的二次污染又产生资源浪费。
2012年底,在与煤矿工作的同学交流时,矿工提出:“兰丰公司除尘器做得这么好,为何不帮我们把煤矿井下粉尘除掉,为我们的矿工也做点好事”,正是这一带着盼头的夸赞,范兰谨记在心。公司派出一支专业的团队调研煤矿状况、走访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科研院所深入了解国内外矿用除尘的现状、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
面对国外技术的封锁,同行的质疑,资金的短缺,范兰和团队成员没有退缩,想尽一切办法,抓住每一个机会找用户试用。
“虽然公司有除尘器的技术基础,但因煤矿产品必须要有安标证,否则没人敢用,测试阶段几乎没有用户能接受我们的产品。”从范兰的倾述中记者能够看出创业初期的困难和无奈。企业前前后后经历了近三年时间,矿用防爆干式除尘器终问世,填补了我国矿下干式除尘技术和装备的空白。
与湿式除尘相比,盐城兰丰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矿用干式除尘器,除尘效率提高了30%,节能20%。能应用于煤矿掘进、采煤、巷道喷浆等工作面,主要解决作业过程中存在易燃易爆粉尘浓度大的问题。
“干式除尘最大的优势在于低耗能、零耗水。除尘器的滤料采用全进口美国 GE 新型的滤料,一次性压制成型,结构紧密、拒水性好、抗折性强、耐磨性高、防静电、阻燃的性能,能够达到防爆的效果。过滤效率达99.99%,使用寿命长达20年。”范兰说,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适应性更强,售价约为国外产品的1/3左右。
据悉,兰丰环保设计的干式除尘器目前已在神东集团、上海能源大屯煤电、大唐集团、皖北煤电等企业使用,效果反应良好,除尘效率大于99.95%,产品性能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德国FCT公司的产品。
■参赛案例
3D经编:传统服装生产模式的彻底颠覆
一块布通过制版、裁剪、缝合等工序加工成衣,这是我们熟悉的传统服装生产模式。想要订做一件衣服可能要等十天半个月,而在2015年举行的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上脱颖而出的艾诗丽3D经编项目,则能做到一步成型、两三天就可以穿上的无缝成衣。
3D经编究竟怎样不经裁剪、缝制来完成一件衣服的加工的呢?
该项目团队的负责人高燕告诉记者,拿女士常穿的连体袜来说,传统纱线编织需要圆环形排针,一根纱线依次穿过每根针后与上一根纱线绕结成套,纱线顺次横向编织成线圈。而3D经编技术是众多钩针分别带动一根纱线与邻近的纱线绕结成套,一次成型无需拼接。生产出的袜子不仅无粗糙缝线,极富弹性,且款式、花型、尺寸也可任意订制。
“项目的每个生产环节均有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经编智能生产线管理系统’管控,自主研制了高机号压电陶瓷贾卡针及控制其运行的软硬件系统,实现了三维全成形产品的成型,任意花型的组合。”高燕说,3D经编大幅度提高了生产率,产能提高5倍的同时,降低了约30%的生产成本。
说起该项目的发展,高燕说最应该感谢的是团队的“不抛弃、不放弃”。2012年5月提出艾诗丽3D经编项目,有成员的家人反对,很多队员一直研究的是纺织机械,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而3D经编一片空白,只耳闻国外三维全成形技术和装备的先进和昂贵,却从未在国内见过。“我在美国学了6年的商科,之前在审计所做审计师,父母坚决不同意我回国而且是下车间的工作。起初我们是借了一台经编机,纱线都是厂商免费提供。”高燕笑着说,经过团队不懈努力,开发出了第一件3D全成型无缝内衣,用成果、坚持和清晰的项目发展规划说服了投资方。
目前,项目装备应用双面短动程舌针多维编织和智能控制技术,可实现以所有纤维为原料的使用和生产,已成功运用腈纶、氨纶、丙纶、涤纶、丝光棉、莫代尔棉纱等纤维原料,量产不需要经历传统制版、裁剪、缝合过程的一体成形时装、晚礼服、连裤袜、手套、时尚运动服等服饰类产品,且花型图案、款式、尺寸可任意定制的全信息化网络化控制的生产线。
对未来,高燕信心十足,“随着国内人力成本和消费者对服装舒适度、美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3D经编生产的无需任何制版、裁剪、缝合且永不勾丝的服饰产品定会成为大家的首选。”3D经编,不仅仅是传统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是提升我国民族纺织工业智能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
■参赛案例
DNA数据存储:1克相当于万亿张CD
数据易丢失是数据存储中的一大难题,常见的硬盘高达40%的损耗、故障率对数据的保存更是灾难性的。如何找到一种容量既大又可长久安全保存数据的方法呢?
在2015年8月举行的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中,一个利用人工合成的DNA片段来编码数据并进行储存的创业项目惊羡全场。
苏州泓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创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存储信息转换为DNA序列的编码系统和相应的软件,利用高通量芯片原位DNA合成仪,单次合成数百万个碱基,每个碱基的成本降到了1分钱以下。
“DNA本身就是携带海量遗传信息的数据库,在人类的基因序列中,1克重量的DNA就包含数十亿GB的遗传数据。一个拇指大小的DNA存储设备就能容下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苏州鸿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柳伟强说,虽然人类认识到了我们自身的基因代码存储数据的潜力,但如何将信息编码进DNA遗传物质再如何解读出来,一直是个难题。
鸿迅创业团队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DNA合成技术与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DNA存储项目成为团队的创业项目。2013年8月,由海归博士杨平领衔、多位来自中美等国专家共同创立了苏州鸿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不断的被质疑和团队不放弃的斗争中,泓迅科技开创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存储信息转换为DNA序列的编码系统和相应的软件,利用高通量芯片原位DNA合成仪,单次合成数百万个碱基,芯片DNA合成单次合成的碱基数是普通DNA合成方法的100倍以上,成本约是普通DNA合成的1%。
现在,DNA存储的过程可以变为:采用人工合成的DNA片段,用很多短的DNA序列来编码数据,这类似于硬盘写入。将这种片段用原位DNA合成仪合成在微阵列芯片表面。把计划写入DNA 的文件编译为由0和1组成的电脑能够读懂的2进制数据,然后将2进制数据转为四种碱基,由DNA 链来维系这些编码的顺序和位置。每一个DNA片段还包含一个数字“条码”,记录它在原始文件中的位置。读取时就和我们普通的硬盘一样,简易快捷,且无须电源,更不会造成数据丢失。
说起创业的艰辛,柳伟强说,仍然是DNA存储技术的成本比较高,“我们推算了一下,合成一部历史巨著《史记》,成本大约是6万元人民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DNA存储一定会走入寻常百姓家。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些值得长期存储的史料来测试鸿迅的DNA信息存储技术平台,以发挥其容量大、集成度高、无需维护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