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和视角。互联网思维对房地产行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变革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服务,要点是用户至上。对照我们行业的发展,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我们提供的住宅是毛坯房,提供的社区是毛坯社区,严格说来,我们提供的其实还谈不上是完整的产品。因此,我们需要把视野打开,从更宏观和更长远的角度来思考行业的发展转型问题。《绿色住区标准》的出台和实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
《绿色住区标准》符合我国的房地产开发模式
2013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发展超过10亿平方米的绿色建筑,2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这意味着绿色建筑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中国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并不是以单体建筑为单位,而是以住宅小区的形式规模化开发的。绿色建筑固然非常重要,但它不能完全解决新型城镇化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等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拥有与房地产开发模式相匹配的绿色开发体系。
今年10月1日《绿色住区标准》(编号为:CECS377-2014)顺应时代潮流而诞生。这是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居委)整合国内外优势研究力量、历时八年编制完成的首个行业协会标准。它的发布和实施,将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房地产业转型升级起到深刻的引领作用。
注重居住环境与居民生活的融合
“绿色住区”是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居住和社会生活,保护环境、传承文化、承载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健康社区。从“绿色住区”的概念可以看出,“绿色住区”关注的是如何为居住环境和居住者提供幸福愉快的生活环境和居住体验。因而,“绿色住区”可以理解为:“绿色建筑”“绿色生活”的“统一体”,是与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相匹配的创新模式。
绿色住区强调以人为本,积极关注人的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绿色住区融入了大量现行住区规划体系不包含的社会文化和环境要素,把“绿色住区”看作是“绿色社区”的开发建设阶段。“绿色住区”提供的产品并不仅仅是一栋栋单一的住宅或者建筑,也不仅仅是美好的居住环境,而是拥有丰富内涵的绿色生活,是房地产创新的基础和行业转型的方向。
推动理念和模式的创新
为了加快转变房地产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住区开发建设品质的现实需要,人居委采用了“中国人居环境绿色住区共建项目”的运作模式,即通过“企业 社团 政府”三位一体的模式,“以企业为主体、社团为支持、政府倡导引领”,多方共建、共同试点、共同推广的实践路线,推动绿色住区的健康发展。面向政府:以“中国人居环境共建示范城市”为统领,以人居规划为手段,引领新型城镇化,引领城市转型升级。面向企业:与企业合作共建“中国人居环境绿色住区共建项目”,通过绿色住区共建为开发企业优化产品、赢得市场,创立品牌,进而建立企业标准。面向居民:深入开展居民人居环境适应性调查,完善百姓视角的人居环境建设。
绿色住区模式的创新点:
第一,创造市场,创新发展。城镇化仍在快速发展,城市的产业结构、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住房需求也一定会随之改变。绿色住区强调开发理念的落地、项目卖点的内涵,尤其是对居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创造市场、赢得先机。
第二,金融支持,持续发展。整合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协会的优势资源,顺应国家及国际发展趋势,开发建设绿色住区。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优势项目,获得相应的金融支持,保持持续发展动力。
第三,名企先行,转型发展。全国知名企业应率先开发建设绿色住区,参与并引领城市转型发展,主动承担环保责任、社会责任、文化责任。
第四,政策支持,跨越发展。以绿色住区为基点,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在绿色住区基础上发展养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社区增值服务业,从而进入更加广阔的蓝海领域。
第五,社团引领,联合发展。人居委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企业 社团政府”的共建模式,经过了全国近百个试点项目的检验。在若干个城市做调研分析发现,绿色住区标准和模式不仅适合新建住区,更适合既有住区的改造。
目前,人居委正面向全国开发企业、设计单位及相关研究机构征集首批《绿色住区标准》贯标单位,先行开展企业内部培训;同时吸收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绿色住区共建项目,进行开发建设全过程技术指导和项目培育工作。其广泛应用和普及,必将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以及房地产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