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揭秘"朋友圈"节目制作 "真人剧"引热议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耿庆源)今日,湖南卫视真人剧《三里屯的朋友圈》创新分享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节目主创代表面对面,进行创作复盘,研判“真人剧”的发展方向,“真人剧”这一概念和创新价值也引发共同讨论。
制片人揭秘“真人剧”制作思路
会上,《三里屯的朋友圈》制片人张弘介绍了该节目制作全过程。她说,“真人剧”在国内是首创,但在国际上并非“孤品”,国外同行也在尝试的“dramality”就是传统戏剧和真人秀的“混血”。在操作上,《三里屯的朋友圈》提炼出真人剧必备的三要素——真实、悬念、结构,依照“真人、真事、真关系、真情感、真情绪”来提炼故事,故事走向不确定,故事结局不预设,只适当结构情境,加速生活。
该剧参演者闫笑表示,拍摄时自己总是很在意形象,有时候情绪到了能说很多话,有时候则会顾虑太多有所保留,“我算不算在演呢?”
关于“演戏”还是“生活”这个问题,张弘提出,生活大多数时的波动是平缓的,“为了好看,我们只能在参演者每天的日志中,发现可能点燃的苗头,尝试激化它。而这就需要营造一个机会,一次事件,在突发情况下,纪录参演者的反映。但一旦干预,参演者的生活就有了人为的改变,这是否与真人剧的理念相违背?”
对此,专家表示,既然真人剧的落点在剧,说明足够的戏剧浓度不可或缺,它要起承转合,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所以相对于事件的真,真人剧应该更倾向情感的“真”。
“是否使用明星”问题引发热议
当被记者问到“真人剧是否应该为收视率邀请明星”时,几位专家表示,本质上,明星在真人秀里的形象依然是靠演技支撑。而真人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展现主人公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社交关系,真实的情感状态,也是明星们绝不愿意公开的隐私。为收视率强拉明星助阵,真人剧的真实性和共鸣感必然打折,失去了“真”,真人剧也是去了灵魂。
但也有专家表示,不应该一味抵制使用明星,而是要“巧用”明星,比如让明星与普通人搭档,带动整体戏剧表现力。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副主任梁振华认为,该节目用素人参演的“不可替代性”很重要,如果失去了这种特性,就会如同只是让新人来演言情剧一样,缺乏新意。此外,他指出,目前第一季的剧情内容太温和,要有撕裂性的力量让事件得以呈现,要超出演员的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