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厅举办“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专题讲座

30.06.2015  18:12

  6月30日上午,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在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举办“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专题讲座,邀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智能制造重大工程联合论证专家组组长、科技部十三五先进制造规划专家组组长杨海成教授主讲。讲座由省委科技工委副书记张书玲主持。

        杨海成教授长期致力于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研发工作,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业信息化、数字化制造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他结合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全面阐述了互联网+的概念内涵、特点规律以及对工业创新发展的深远影响;归纳总结了创新工业发展新模式的五大特点:即制造服务化--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务,制造个性化--由规模化标准产品向个性化定制产品延展,制造分散化--由集中组织生产向分散化组织生产转变,制造资源云化--将社会制造资源有效组织按需取用,制造过程智能化--智能工厂;进而分析了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从我国制造业发展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出发,解读了实施“中国 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必要性,以及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全面部署和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点任务。

        他认为,陕西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研发实力,具备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优势和条件。只要跟随科技变革的大趋势,积极应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对制造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省就能够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占得先机,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委厅机关全体干部,各科研院所、直属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约300余名同志听取了讲座。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