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来我省调研非遗保护工作
8月2日至3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一行来我省调研非遗工作,实地赴渭南市澄城县和富平县调研了澄城刺绣、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阿宫腔、富平石刻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省文化厅副厅长顾劲松,渭南市市长李明远、副市长王晓军,以及澄城县和富平县有关领导一同调研。
在澄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和澄城刺绣传习所,项兆伦副部长详细了解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澄城刺绣的发展历史、技艺特点和发展现状,与代表性传承人、绣娘开展交流,仔细观看了她们创作的各种绣品,详细询问了绣娘们面临的困难,并和随行的设计师一起,与绣娘们讨论怎么改进设计和应用。他认为,当代的传统工艺正在从主要为基本生活需要而作,转变成主要为提高生活品质而作,澄城刺绣等传统工艺项目的发展和再创造,既关系项目本身的传承,也直接关系从业者的收入和当地的就业。面广量大的手工艺人迫切需要得到企业和专家的帮助,提高设计和制作水平,使产品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实现应有的价值。项兆伦副部长表示将支持澄城刺绣手工艺人与具有相应条件的企业、高校合作,探索“手工艺人+企业或高校”的合作模式,让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在当代生活中获得更大的用武之地,在传承发展的同时带动就业增收。调研组一行在考察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富平阿宫腔、富平宫里石刻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时,实地走访了尧头窑遗址、阿宫腔非遗展示馆、石刻博物馆。项兆伦副部长肯定了这些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表示要进一步完善正在开展的研培计划,让更多的传承人群得到帮助和提高。8月3日,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与项兆伦副部长就陕西非遗保护与发展进行了交流,表示将全力做好陕西的非遗保护工作,做好“手工艺人+企业或高校”保护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使传统手工技艺真正恢复鲜活生命,融入现代生活。
8月2日晚,项兆伦副部长还考察了澄城县的8家网吧,认为澄城县上网服务场所发生了明显的积极变化。3日他还走访了富平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与工作人员就做好监管工作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