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

06.12.2020  09:40

  陕西日报评论员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这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具体工作指明了方向。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我省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始终是绕不开的重大课题。同时,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间收入分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比较大。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依靠协调发展来推进。没有发展的整体协调,就难以实现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围绕省委全会的工作部署,我们要抓住用好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机遇,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为重点,统筹区域联动协作,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就是要建立健全“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提升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效率。要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推动空间治理由指标管控向质量管控和功能管控转变。要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实施机制,探索构建以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空间治理体系。

  要推动关中陕北陕南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从目前看,我省实施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升级、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的路子都是有针对性的,是符合实际的。下一步,要坚持这一思路,关中以布局优化为重点加强协同创新,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陕北以能源革命为引领,推进综合能源发展,建设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和能化装备制造基地;陕南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路径,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要深化“一市一策”,立足各市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明确发展定位,加强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各市发展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要加强区际开放合作,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建设,积极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加强与京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接,积极参与分工协作,承接产业转移。

  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出了重要部署。陕西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完善“一群四带”城镇化体系,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加强与成渝城市群协同联动。要强化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加快西安都市圈建设,同时培育壮大沿汉江、沿黄河、沿长城、沿包茂高速城镇带,增加中小城市数量,发展特色小(城)镇,形成产业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新载体。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城市旧城和老旧小区改造,建全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建设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

  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县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陕西要扎实推进“一县一策”“一园一业”,培育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板块。要加快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县域产业园区,提高县域产业承载能力,引导产业集约节约发展。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地区延伸,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解决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着眼于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为陕西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坚定前行蓄势增效。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