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措并举”抓建设努力提升人民法庭司法为民能力和水平
一、“政治建庭”强化宗旨理念
把思想政治工作摆放到法庭建设的议事日程上,牢牢抓在手上,与审判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 核,从严要求,常抓不懈。深化人民法庭工作人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司法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加强司法良知和司法职业伦理操守教育,努力塑造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司法品质。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进一步坚定人民法庭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引导法官干警把握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总开关,把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廉洁执法作为职业道德底线和基本政治标准,把党纪党规的约束力转化为干警的内在自制力。通过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使法官干警自觉的站稳群众立场,克服一切脱离群众、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司法过程中一切为了群众。
二、“业务兴庭”提高办案质效
认真扎实的组织法学理论、实体法、程序法和新的司法解释再学习、再讨论、再实践活动,不断总结并及时推广有利于提升审判质量的各种经验和做法。广泛深入的开展审判绩效分析研判、庭审评议、裁判文书点评、审判经验交流等工作,构建“点、线、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案件质量监督检查体系,把握好重点案件和重点判项,把握好审判活动的重要流程和重要环节,把握好审判工作的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需求与期待,不断加强对社会生活的调查研究,认真了解各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与规则习惯,总结和运用人民群众公认的常识与经验,努力使司法过程和处理结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贴近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观念。不断研究总结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级联调”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构建人民法庭诉调对接工作新格局,引导当事人依法、合理、合情的达成诉讼调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鼓励支持法官干警共同承担法学理论、审判案例、司法调研课题,共同研究司法理论与实践问题,及时吸纳法学理论研究成果,推动理论研究与人民法庭审判工作的相互促进。高度重视对人民法庭工作人员的司法综合能力培养,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展庭审观摩、裁判文书展评、法官教法官和争创审判标兵、调解能手岗位练兵竞赛活动,并在积极倡导、支持法官干警参加各式各类法学理论与法律知识远程教育和专题培训的同时,充分运用网络培训、交流挂职和定期轮训等形式,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基础上,努力提升人民法庭法官干警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驾驭庭审、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化解矛盾的能力。
三、“公正立庭”保障民权民生
进一步强化人民法庭崇尚法治、忠于法律、严格执法的信念,引导法官干警不得以任何理由突破法律底线,杜绝任何超越法律、歪曲法律以及其他违法枉法裁判现象的发生。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严把程序关、实体关、合议关、法律适用关、案件裁判关和案件审限关,约束权力运行,确保每一起案件认定事实清楚、审判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法律文书规范、处理结果公正,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坚决排除权力、金钱、人情、关系等一切法外因素的干扰。从严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消除特权思想,扫除程序运行中的人为障碍,让社会公众对国家法律制度的权威性产生普遍的信服和尊重,实现“胜败皆服”。自觉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落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巡视及旁听庭审等工作,积极配合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深入推进审判公开制度化建设,依托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平台”,适时公布审判活动信息,并积极开展人民法庭主题开放日活动,主动邀请和组织社会各界代表到法庭旁听审判或参观考察,以公开促公正。
四、“从严治庭”打造过硬队伍
把作风整治作为提升司法为民能力和水平的第一选择,狠刹不正常交往、以权谋私、享乐主义、铺张浪费之风,集中整治不悉心听取群众呼声和意见的“官僚主义作风”、执行服务承诺不到位的“形式主义作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自由主义作风”、不依法作为甚至乱作为的“个人主义作风”,引导法官干警站稳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观点,增强群众感情,坚决杜绝冷硬横推、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的发生,努力赢得群众信赖。把加强廉政建设作为提高司法为民能力和水平的第一需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加强司法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探索构建符合人民法庭实际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强化司法巡查、审务督察以及在人民法庭设立廉政监察员等内部监督措施,对“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核实一个处理一个,确保公正司法、廉洁司法。把考核激励作为提升司法为民能力和水平的第一抓手,对人民法庭各项工作进行指标化、数字化考核,构建各司其责、各负其责、切实负责的责任体系,形成科学定责、具体明责、严格考责的落实链条。把落实制度规定作为提升司法为民能力和水平的第一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庭管理制度,实现人民法庭在队伍、审判及日常管理方面的规范化,并通过各项制度的刚性运作,强化“高压线”意识,确保制度执行力,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目的。
五、“便民树庭”回应群众需求
正确认识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增强及时发现群众需要的敏锐性和充分依靠群众的主动性,变过去“我提供什么,你就用什么”为“你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的服务模式;用司法实践中总结的工作方式和经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更加深入的开展“案件繁简分流”、“案件速裁”、“巡回审判”、“审判五进”、“携卷下访”等活动,满足群众“止争定纷”的需求;善于用人民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交流,通过送法入农户、向群众发放警民联系卡、设立阳光台和发放诉讼须知、风险告知指导群众诉讼等形式,在群众困难时送上法律“及时雨”;要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审判工作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好节假日预约办案、巡回办案、网上立案、网上办案等便民利民举措,提高便民利民实效。要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为困难群众开辟诉讼维权“绿色通道”,让有理无钱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到公平正义。
六、“机制强庭”夯实发展基础
完善司法保障机制,为人民法庭正常开展工作创造应有的条件。积极改善人民法庭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推动相关部门提高人民法庭法官干警职级比例和生活待遇,切实解决基层人才流失等现实问题,努力营造优秀人才乐于留在基层、安心干在基层的制度机制。充分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对人民法庭的法官干警进行合理配置,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巩固和深化法院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成果,在物资装备和经费方面,给人民法庭予以重点保障和适度倾斜,确保基层法庭工作顺利进行。加强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扩大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司法活动中的应用,发挥信息技术在司法统计、网上办案、网上办公、司法公开、审判监督、审判管理、法官培训、法制宣传、司法调研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作用,科技强庭,推动人民法庭建设工作健康、协调、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