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非遗”进校园民俗有传承
西部网讯(通讯员 何静 晏磊 石转玲)炎炎夏日,在勉县温泉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一群穿着民间特色服装的学生,在咚咚锵锵的锣鼓节奏下,练习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鼓》。一位70多岁的老人现场走来走去辅导,汗水顺着脸颊流淌浑然不觉,“注意,刚才有点偏台……马步一定要稳,身子向前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瑰宝,勉县有省级非遗保护项目3个、市级7个、县级40个。《对鼓》起源于勉县温泉镇谢家桥村,是由清代的“木墩鼓”衍变而成,在表演上讲究跳、比、逗,经过不断完善改进,逐渐形成了现在风趣、诙谐富有喜剧风格的鼓舞表演,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娱乐形式,流传于县内温泉、镇川等汉江南岸乡镇。2007年《对鼓》成功申报为汉中市非遗项目。
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不让非遗“断代”?勉县经过不断探索,让非遗文化进校园,为非遗传承培养接班人。
2013年,温泉镇中心小学主动把《对鼓》纳入学校少年宫活动内容。学生对土生土长的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报名参加学习。对鼓是一项体力消耗很大的运动,但孩子们却乐此不疲,因为“老师说了这是非遗,没几个人会这个的,学会《对鼓》是很自豪的,”学生熊佳瑞还争着告诉我们,“学校少年宫有书法、舞蹈、音乐等兴趣班,但《对鼓》就不同,在勉县很有名。我们在三国广场打过,还在别处打过,”说话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节奏有点快,不利索。锵锵……按节奏打,要敲的有力。”谢自生老人一边指导练习,一边和我们交流。谢老是《对鼓》的第五代传承人之一。2004年,他和村上的传统文化表演爱好者们自筹资金制作了服装、道具等表演器具,组建了20多人的锣鼓队,将对鼓表演传承下来。通过几年的努力,温泉《对鼓》影响力逐渐扩大,多次参加市县各种活动,但是目前村上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锣鼓队队员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也50多岁,而且男同志特别少。得知镇中心小学要开设对鼓兴趣小组,想邀请他担任辅导员,谢老特别激动,“学校教学《对鼓》,非遗后继有人,我要好好教下去。”目前,《对鼓》和其他科目一样在每周二、周四下午开展活动,谢老每次都会准时到校辅导。
如今,勉县《对鼓》走进校园3年培养传承人60余人。镇川镇的《板凳龙》等各级各类非遗保护项目也陆续走进校园,学生们在学习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