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口“控而不制” 或因“政出多门”
北京的人口缘何控制不下来?日前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协同创新研究》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认为,原因之一在于落户由多部门审批,准入条件与规模调控之间缺少有机联系。 蓝皮书透露,近年来,京津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内部人口空间分布也不均衡,而影响京津两地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就是人口迁入。 以北京为例,蓝皮书指出,掌握进京户口审批权限的共有中央、市属和军队三大系统,涉及26个单位的41个部门,包括北京市人口计划生育、发展改革、规划、统计、公安等部门,“人口管理职能如此分散,人口政策缺乏衔接,协调机制不够完善。”蓝皮书认为,户籍人口迁入“政出多门”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口规模调控的难度,也成了首都人口“控而不制”的原因之一。 记者注意到,自“特大城市严控人口”被明文写入多份国家文件以来,北京在一步一步展开行动,清理外来人口。 近日,在北京市召开2015年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处处长刘小军在座谈会上介绍,为促进实现北京市“以业控人”的人口调控目标,北京市今年将研究制订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吸纳北京户籍的劳动者就业。 除了“以业控人”,北京还在“以水控人”。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今年北京两会上谈到北京市的人口调控思路时表示:“正在研究‘以水控人’,将以水资源作为限制条件,确定人口调控目标,北京去年疏解了一批人口,实现了全年调控目标,非常不易。发展到现阶段,北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不断加剧,为此要疏解功能。” 郭金龙认为,面对有限的人口承载能力,北京必须控制人口过快无序增长。对于北京市下一步控制人口,郭金龙提出要“以水控人”,“北京到了这个阶段,最大的挑战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不断加剧,所以要疏解功能,人口增长太快,资源承载不了。” 而在以往的“以车控人”“以房控人”“以业控人”的基础上,2014年北京的控制人口政策还衍生出“教育控人”,要求外地家长出示暂住证、务工证明,在户籍地无监护条件的证明等“五证”,严卡随迁子女幼升小、小升初。 北京市内各区政策又各有不同,丰台区则要求父母一方在丰台务工,朝阳区则要求家长双方都在本区缴纳社保,通州区的幼升小“五证”细则对家长缴纳社保的地点明确要求必须在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