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推进生态殡葬建设纪实
北京是六朝古都,旧的丧葬习俗颇多,既隆重又繁琐。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北京市先后兴建了近30 个公墓,以解决骨灰安置问题。时至今日,人口迅速增长、对墓地需求不断增加与可用土地过少的矛盾仍然突出,生态殡葬被推到了舞台中间的聚光灯下,成为北京深化殡葬改革的重要抓手,并在政策制度设计、理念文化传播、节地安葬形式创新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
与传统殡葬方式相比,生态殡葬节约了土地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如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所说,生态殡葬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大事,也是北京殡葬改革的大方向。
◆青山绿水与逝者长存节地环保造福子孙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的长青园,与其说是一座陵园,倒不如说是一个人文公园。由长青园北门进入,高大的纪念性雕塑圣洁安宁,成片的草坪绿意盎然,菊园、桑梓园等主题植物花园,使这个占地170 余亩的陵园宛若一座大花园。
长青园骨灰林基地有一面由2500 多个骨灰格位组成的骨灰墙,每个格位内安放了一块A4纸大小的墓碑。骨灰墙下,摆满了祭扫群众带来的鲜花。一位陈姓老人踩着陵园提供的梯子擦拭着老伴儿的墓碑。“ 这里到处是绿色,环境优美,老伴睡在这里很安详。”老人说。
2009年,长青园骨灰林推出了公益性立体骨灰安葬服务,2500多个骨灰格位完全向社会开放。“这种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丧葬方式称为‘ 壁葬’,是生态殡葬的一种方式。不仅环保,还能节约土地。”长青园骨灰林党支部书记吴亚军介绍说,“ 除了壁葬,我们还推出了环保墓葬和生态树葬。”
环保墓葬摒弃了传统的立大碑建大墓的方式,墓穴在地上的标志物采用的是精致、小巧的卧式碑或者艺术碑。生态树葬则不立碑、不留名,取而代之的是在树上挂一个编码牌。墓园还免费提供泥质骨灰坛,让逝者的骨灰最终能融入泥土、回归自然。
跟长青园一样,北京市属福田公墓也在近年陆续推出了骨灰墙立体葬、小型节地墓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方式。“ 每一寸土地都要规划好了再用。”福田公墓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计划将人文景观与‘ 壁葬’相融合,加入人物、场景、故事等元素,增加其文化含量。”
而位于昌平区的天寿陵园的无碑深埋草坪葬则体现出了科技的价值。该陵园的和熙园墓区占地面积不足600 平方米,但可下葬骨灰7000 个,较之以往只能建设普通墓穴200 个有了质的改变。“ 我们采用了特殊材质的骨灰降解坛,自然降解的周期缩短至四个月,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天寿陵园业务部经理陈庆雷介绍,逝者家属从情感上更容易接受“ 可降解骨灰盒”,它既能实现“ 入土为安”的诉求,也能将传统文化与环保理念完美结合。
“ 生态殡葬是殡葬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大事。北京市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广、引导生态节地安葬,骨灰撒海、立体葬、草坪葬、植树葬、鲜花葬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安葬正逐步取缔大碑大墓造成的青山白化现象。”李万钧表示。
据了解,北京市民政局今年将“ 殡葬改革”列入四项改革之一,作为全年重点主抓工作。《2015 年北京市民政工作折子工程(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殡葬。该市今年还将出台《首都殡葬改革发展纲要(2015-2020 年)》《生态墓园建设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
◆惠民政策助力生态殡葬建设温情举措暖人心
近日,顺义区北石槽镇寺上村的王大爷通过申请生态葬奖励,获得了5000 元奖金。逝者是王大爷的哥哥,因其无子女,所以20 多年来一直由王大爷照顾。“ 听到村里播放的生态葬的广播后,我就给大哥申请了生态葬。”王大爷在顺义区殡仪馆为其兄购买了可降解骨灰盒,将骨灰深埋在地里不留坟头。“希望大哥在熟悉的地方安息。”王大爷说。
顺义区生态葬奖励办法自今年1 月1 日起执行,对采取骨灰撒海、骨灰深埋不留坟头和不保留骨灰三种方式的,每份骨灰给予5000 元奖励。
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公益性公墓建设的骨灰墙和草坪葬,预计在今年9 月底前能够完成。届时,平谷区居民只用300元-500 元就可以低价购买。平谷区民政局殡葬所所长芮晓光坦言,因为政府为每个墓穴补贴了1000 元-1500 元,所以这个价格仅仅是成本价,甚至还会低于成本价。
事实上,为推进生态殡葬、深化殡葬改革,北京市这些年在生态殡葬上的惠民政策及扶持力度有增无减。
2009 年,长青园骨灰林对立体安葬给予补贴,原本统一标准为3000 元的骨灰格位对重点优抚对象、享受本市城乡低保的市民实行免费;其他市民则由市财政补贴1000 元,个人负担2000元。同年,还出台了《北京市骨灰撒海补贴管理办法》,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骨灰撒海,实现了骨灰撒海免费。
2010 年,北京市启动殡葬“ 零百千万”工程,即零消费骨灰撒海、百元骨灰盒、千元殡仪服务消费、万元骨灰安置,并推出多种葬式葬法的生态墓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多样的公益性殡葬服务。
2014 年,北京市首次组织骨灰撒海的逝者家属,前往撒海地点进行海上公祭。免费参加撒海活动的亲属名额从2 名增加到6 名。
“今年,我们还将制定相关政策以鼓励陵园拿出土地来做生态安葬、研究新型生态葬法。此外,还将研究生态安葬的相关减免或补贴政策,降低生态葬的价格,进一步引导市民接受生态安葬。”北京市民政局副巡视员、殡葬管理处处长王琦表示。
◆当传统习俗遇上现代理念生态安葬逐步被市民认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回归自然、绿荫后人的环保理念,不占地、少占地的墓葬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可。
“女儿从小就爱护环境,我们站在她的角度考虑,决定不修坟、不建碑,而是种一株绿色植物。我们把它看作是生命的延续,也希望女儿永远纯洁美丽。”市民朱女士至今不忘给女儿在思亲园“安家”的情景。
思亲园骨灰林最大的特色是“绿”,这里有几十万株鲜花,8000 余株常青树、落叶乔木和果树,绿化面积达到总面积的80%。“ 刚开始,生态殡葬几乎无人问津,很多人不能接受用鲜花和树木代替墓地的埋葬形式。”从业15 年的思亲园办公室主任叶青深有感触地说,“近几年,生态殡葬得到越来越多市民关注,现在有上千名逝者长眠于此。”
为了实现弟弟的遗愿,林先生一家选择了骨灰撒海的安葬方式。“我弟弟生前喜欢大海,但遗憾的是他一辈子也没见过大海。撒海是弟弟的遗愿,我们尊重他的选择。”林先生告诉记者,办理骨灰撒海的过程非常简便,工作人员的服务可以用“精益求精”来形容,“连随同骨灰一同撒入大海的花瓣都是工作人员提前精心准备好的。政府还在长青园建立了骨灰撒海纪念碑,去年又举行了海上公祭,我们感到特别贴心和安慰。”
中华孝亲敬老楷模魏勇遵照母亲的遗愿,将母亲的骨灰撒入大海。“自己百年之后,也会选择这种方式。”他认为,死者不跟活人争地,这是一种进步,而将骨灰撒入大海,则是更加文明的殡葬方式。
“北京市近年来选择绿色生态安葬的人数逐年上升。2014 年,全市节地生态安葬业务共办理4289 份,占年总安葬量的20%以上,较2012 年的13%有很大提高。骨灰撒海,则从最初的全年几十份发展到2014 年的1704 份。”王琦介绍说。
◆叫好声中还需突破重重束缚殡葬改革任重道远
在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现实情况下,引导和推动生态殡葬是必然趋势。但是在我国,丧葬并不是简单的遗体处理,其中还蕴含了人们深厚的情感和传统的生死观。虽然环保低碳的生态殡葬收到一片叫好声,但要将其发展成为真正的主流安葬方式还需要突破重重束缚。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很多年轻市民表示愿意考虑生态安葬;40 后、50 后则表示要和家人商量,但有不少顾虑,比如树葬后如果树死了会不吉利、海撒骨灰让人心里没着落等;相反的是,很多老人表示可以接受生态安葬,但是怕子女反对。受传统殡葬观念的影响,许多人在父母生前照顾未必周到,但希望将葬礼办得体面排场。特别是在传统观念比较浓厚的京郊农村地区,树葬、海葬等新型殡葬方式很难被接受。一些村民对于生态殡葬的理解,还只停留在火化。
“生态殡葬是挺环保的,但亲人骨灰一定要入土为安,要有能供子孙祭拜的地方,况且生态殡葬显得像不舍得为老人花钱似的,怕亲戚朋友笑话,自己也觉得没面子。”一位正在扫墓的女士直言。
对于生态殡葬在推行过程中遭遇的阻力,天寿陵园业务部经理陈庆雷表示,传统习俗包含着历史记忆和对祖先的怀念。如果新的方式不能提供一些替代方式,人们当然不易接受。
陈庆雷提出一种可操作的方式,“逝者无声,但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生命故事延伸。比如,通过与在世亲人的对话、交流,我们记录前辈的经历、收集逝者遗物、拍摄‘墓’后的故事。”截至目前,天寿陵园收集逝者遗物近3000 件,其中名人遗物达600 件左右,拍摄“人生小电影”7 部。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逝者家属传承历史、家史,尽了孝道也有了情感寄托。
谈到生态殡葬的未来,陈庆雷充满信心:“前几年,人们祭扫时还在烧纸、放鞭炮,现在都用鲜花代替了,我觉得生态殡葬流行只是时间问题。”
“ 近几年,北京在推动生态殡葬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了不少问题,比如生态殡葬的比例还有待提高、市民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墓地经营者认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效益低不愿开发等。”李万钧说,“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深化殡葬改革,通过建设生态示范墓园试点、制定节地生态安葬标准、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积极推广生态殡葬。”他还表示,到今年底,北京将力争实现骨灰存放、立体葬、植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比例不低于年安葬量的30%;骨灰撒海数量达到年火化量的2%以上。到2020年,节地生态安葬数量占年总安葬数量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