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秀是长安区的特色,生态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14年以来,长安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建设“山水长安富强长安和谐长安”目标,持续监督、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审议报告 聚焦治污减霾
近年来,全国多地频频出现雾霾天气,治污减霾日益成为环保热点。长安做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新区,建筑工地多,汽车保有量增长快,治理扬尘、汽车尾气等污染形势严峻。为此,区人大常委会2013年、2014年连续把推进治污减霾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先后听取了环保长安分局的汇报,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治污减霾的专项工作报告,提出了普及治污减霾知识、广泛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治理工作科技水平、完善治理机制、加大治理力度等一系列建议。促进区政府及环保部门建成大气污染远程监控监测平台,创新构建“3级4区22单元643格”网格化管理机制,将环境监察工作延伸到街道、乡村和社区;同时扎实整治扬尘污染,大力拆除燃煤锅炉,全面禁止秸杆焚烧,严查渣土违规拉运,使全区雾霾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长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了241天。
调研视察 给力秦岭保护
秦岭是世界三大名山之一,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长江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秦岭北麓长安段,是西安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后花园,也是展示“山水长安”的“绿色窗口”。2014年,区人大常委会相继对《西安市秦岭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秦岭北麓生态保护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视察,提出健全秦岭保护工作机制、增加环保设施、强化水源保护、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等建议,促进了《西安市秦岭保护条例》的更好实施。区政府进一步落实了沿山街办和农业、林业、水务等部门的保护责任,先后开展“治乱清水”、“绿网工程”等专项行动,有力查处了破坏秦岭生态环境、侵犯公共生态利益的行为。
广泛动员 营造环保氛围
在监督政府部门严格保护环境的同时,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调动各方力量直接参与环境保护工作。2015年,将每年一度的“代表活动日”主题确定为“环境保护,我参与、我践行”,从3月25日到4月3日,以街道为单位,组织300多名人大代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宣传环保法律法规,视察环境保护工作,座谈探讨治理措施,并集中开展“环境保护,我参与、我践行”签名活动。全区人大代表共视察污水处理厂、企业排污口、河道沿线村庄、垃圾压缩站、农村垃圾收集点等113处,围绕消除农村垃圾乱倒、加强企业环保监督、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等提出建议意见112条,带动近万名群众参加签名、参与环保,在全区上下营造了代表积极履职、人人重视环保的良好氛围。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还向全体代表发出倡议书,号召代表们率先垂范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今年1月份,在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上,又通过了关于《西安市长安区省级生态区建设规划》的决议,强调要进一步调动全区力量抓好环境保护,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相信随着更多力量重视环保、参与环保,长安一定会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生态更美好。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