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的“小喇叭”宣传作用,深化“小手拉大手齐向文明走”活动,陈仓区教体局采取三项举措在全区中小学校扎实开展“八礼”教育活动,努力提升中小学生文明素养。
一是深化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陈仓区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基础上,分别从仪表、餐饮、言谈、待人、行走、观赏、游览、仪式八个方面,分不同年龄段和学段,制定并下发《陈仓区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标准。各学校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班会、思想品德课,集中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教育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与自已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知识,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当中。
二是强化文明礼仪知识宣传。 该区教体局及时印发《宝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30问》,做到全体师生人手一份,要求学校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由学生带回家中向家长宣传,努力提升创文知识知晓率,为切实加强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教育,陈仓区要求中小学校必须做到文明礼仪“五进”和“五落实”,即文明礼仪进学校、进教室、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文明礼仪教育落实计划、落实教师、落实课时、落实教材、落实备课,该区教体局将适时对学生及家长文明礼仪知识学习和掌握情况进行测评。
三是建立行为习惯互评机制。 各学校结合《陈仓区未成年人基本礼仪规范》,在加强教育的过程中,为每个学生印发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记录册,每周采取班级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的方式,对学生一周以来在仪表、餐饮、言谈、待人、行走、观赏、游览、仪式等方面的表现给予评价,让每个学生和家长都广泛参与到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使学生和家长在参与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文/杨红强)
(责任编辑:陈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