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佛教协会:多层面、多维度推进陕西佛教发展

05.04.2016  18:30

 

 

 

            (文: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  增勤)

 

            陕西是佛教的第二故乡,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曾是世界文化的中心、中国佛教的重镇。历史馈赠给我们的的不仅有星罗棋布的千年古刹,还有数以千计的高僧大德,更有至尊圣物佛指舍利。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西安大慈恩寺接待印度总理莫迪,莫迪专程参访大兴善寺,使陕西佛教举世瞩目。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陕西佛教文化不仅潜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更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释放,陕西佛教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陕西佛教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统筹发展:

 

            第一,充分发挥佛指舍利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法门寺成为世界佛教的朝拜圣地。

 

            上个世纪80年代,陕西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再现,轰动了全球佛教界,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加持力。佛指舍利在台湾迎奉期间,万人空巷,极大地加强了两岸人民的感情交流,为两岸三地同胞的感情维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度、尼泊尔、韩国,日本、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佛教徒对佛指舍利也表现出了无尽的欢喜和至诚的恭敬。因而,法门寺佛指舍利对世界佛教极具影响力,是佛陀留给世界佛教徒最为珍贵的资源,世所仅见,无可替代。在这个商业和世俗化潮流裹挟一切的时代,佛指舍利既是佛教文化神圣性的载体,也是我们用清净的佛教文化净化社会、度化众生的力量源泉。陕西佛教界要进一步对法门寺的建设进行探索,走出与其他寺院不同的发展道路。强化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宗教文化层面的神圣性,弱化以旅游及其它模式的定位,使法门寺成为世界佛教信众的朝拜圣地。

 

            第二,充分发挥千古高僧玄奘大师的旗帜作用,彰显世界文化名人的巨大影响力。

 

            玄奘大师被誉为“法门领袖,民族脊梁”,他的功绩永垂史册、彪炳千古。我们要学习他的博大情怀、坚韧毅力、清净道心、深厚学识,建设新时期的和谐僧团,培育新时期的优秀僧才。玄奘大师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为僧者要以信为先,以德为基,以法为皈,以戒为师,注重威仪,认真修持,淡泊名利,戒骄戒躁,树立修行的正气,形成纯正的道风。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在异域他国度过了17个春秋,是我国与印度等国友好交往的纽带和桥梁。因而,玄奘大师的精神也是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中各国友好交往的象征。玄奘大师也是为印度等国熟知的文化名人,是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佛教的窗口,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推进中国与印度等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要做好玄奘大师精神资源的发掘工作,使之成为我国文化交流的鲜亮名片。

 

            第三,深入发掘终南山佛教文化资源,统筹“六大祖庭”佛教文化遗产,建设陕西佛教文化特色品牌。

 

            创宗立派是中国汉传佛教的最大特点之一,它决定了中国汉传佛教发展的历史趋向和内在品格,是中国佛教发展历史上的宝贵遗产。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六大宗派的祖庭都分布在陕西,并且集中分布在终南山一带,禅宗和天台宗立宗的根本经典也是在终南山下翻译而成。六大宗派的十余座祖庭,其中部分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尽管如此,仍需要我们深入发掘的佛教文化资源还极为可观。我们要联合社会各界对各大祖庭寺院的物质遗产、精神遗产进行统筹规划、科学有序、深层次、高水平地整理和发掘,同时兼顾差异、尊重现实、保护与开发并重,努力打造成陕西佛教文化的特色名片。目前,在陕西相关部门和佛教界的推动下,各个宗派祖庭开始建设宗派文化展览馆,这将为进一步推动祖庭文化发展打下基础。另外,谈及祖庭文化就不能绕开终南山佛教文化,终南山不仅分布着近十座祖庭寺院,还有数量可观的千年古刹。这些寺院是佛教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如今陕西佛教的重要活动场所。终南山还是道教、儒家文化重要的兴盛之地,儒释道三家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是名符其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名山和中国宗教文化圣山。因而,在保护和发掘终南山佛教文化的同时,我们还要与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统筹兼顾,相互沟通,努力将终南山建设成为中国宗教文化的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