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永岳:公建民营给养老服务业带来倍增效应

13.02.2018  14:04

  2018年2月8日,绿康医养集团和浙江省永康市民政局就“永康市社会福利中心(丽州家园)‘公建民营’项目”正式签约,这是永康市首个公建民营养老项目,也是绿康医养在全国各地承接运营的第26个公建民营项目。

  为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和产业,近年来全国各地公建民营呈现加速之势,绿康医养集团等养老服务业龙头企业也成为公建民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而公建民营也给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倍增效应。

  2018年2月8日,绿康医养集团和浙江省永康市民政局就“永康市社会福利中心(丽州家园)‘公建民营’项目”正式签约。永康市民政局局长王大新(左),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医养结合分会会长、绿康医养董事长卓永岳(右)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公建民营”持续发力

  “各地进行公建民营探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譬如绿康医养在2006年创办时,采取的方式就是公建民营。2013年国务院35号文件明确公建民营发展方向,这一方式在全国得到了推广。”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医养结合分会会长、绿康医养董事长卓永岳告诉记者。

  卓永岳所说的“国务院35号文件”是指2013年9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这份被业界公认为“开启中国养老服务产业元年”的文件明确要求: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床位应逐步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管理运营,积极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

  在35号文件下发之后不久,民政部即于201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启动了第一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至2016年共有1100多家公办养老机构实施了公建(办)民营,其中,29个省(区、市)选取了126家试点单位在民政部备案。2016年9月,民政部、发展改革委又联合印发通知,决定以公建民营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范围。

  另外来自民政部的数据还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经民政部门许可设立的养老机构有2.9万个,其中民办养老机构约占39%,北京、吉林、上海、浙江、江苏等9个省(市)民办养老机构占比已经超过50%。

  有关专家认为,国家大力推进公建民营模式的初衷有两点:

  首先是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灵活的激励机制,解决公办养老机构投入消耗大、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作为“事业单位”的养老机构职能定位不明确、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与此同时,养老服务具有天然的公益属性,特别是面向失能半失能老人等刚需人群的养老服务,本质上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这就需要公共投入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通过市场运营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据悉,随着养老服务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公建民营的力度正持续加大。譬如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国办发〔2017〕21号)也强调: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鼓励采取公建民营等方式,将产权归政府所有的养老服务设施委托企业或社会组织运营。

  2017年出台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则明确提出了公建民营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

  在“永康市社会福利中心(丽州家园)‘公建民营’项目”签约仪式上,永康市社会福利中心(丽州家园)公建民营监督委员会副主任、财政局副局长胡俊杰宣读永康市府办《关于成立永康市社会福利中心(丽州家园)公建民营监督委员会》的通知。

  政府重监管百姓得实惠

  2月8日,在永康市机关会议中心举行的“永康市社会福利中心(丽州家园)‘公建民营’项目”签约仪式上,永康市社会福利中心(丽州家园)公建民营监督委员会副主任、财政局副局长胡俊杰宣读了永康市府办《关于成立永康市社会福利中心(丽州家园)公建民营监督委员会》的通知。

  据悉,为了确保公建民营项目的健康持续运营,永康市专门成立了由市府办、财政局、国资办、法制办、人力社保局、发改局、审计局、卫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监督委员会。

  监督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举措也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精神,譬如民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第二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强指导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用途不改变、服务水平不降低。

  记者了解到,总投资逾2.7亿元的永康市社会福利中心(丽州家园)共有床位1200张,设有综合楼、“三无”对象楼、康复中心、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全护理楼、健康楼、儿童楼、公益救助中心等10幢大楼,主要承担政府供养的“三无”五保对象、自费老人以及社会孤残儿童的抚养。

  “绿康医养集团从创建之初,就把服务对象确定为‘三无’、空巢、失独、失能、失智老人等‘刚需’人群。国家对公建民营机构的智能定位是,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充分发挥托底作用。可以说,绿康医养的定位和国家所倡导的养老服务导向是高度吻合的。”卓永岳这样说道。

  记者注意到,和纯商业化的养老院相比,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显然更亲民——在杭州滨江绿康阳光家园,记者见到了86岁的王奶奶,她之前在其他养老机构居住,每月费用超过4000元。得知阳光家园开园后离家更近,而且对滨江户籍的老人床位费有八五折优惠,就转了过来。如今,她每月只需支付1742.5元的床位费和600元的护理费,合计只需要2342.5元。加上每月600元的伙食费,不到3000元就解决了吃、住、护理。

  “除了经济实惠,这里还有老年康复医院,小毛小病直接就有医生给你看。平时还能看看电影、唱唱戏、写写书法。我们老年人就是需要这样的养老院。”王奶奶这样说道。

  产业有发展事业有保障

  关于关爱长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有专门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这个论述既精准又全面!”回顾十多年创业经历,卓永岳颇为感慨地说道,“过去养老只是被作为‘事业’,民营养老机构也只能以‘民非’等公益机构方式存在,社会资本无法按照市场逻辑参与。所以虽然马云也看好养老业,但事实上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一直明显滞后于社会需求。厘清了‘事业和产业同步发展’的概念之后,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空间就真正打开了。

  他进一步分析道:“面向‘刚需’的养老服务行业只能是微利行业,而公建民营的模式有助于专业的养老服务企业以‘轻资产’的方式进入,既能够‘盘活存量’,又能够‘做大增量’。

  卓永岳举了绿康医养旗下某大型公建民营项目的例子:政府投入5亿元建成该项目后面向全国公开招选,绿康医养集团经过严格的遴选之后最终入选,获得了20年托管运营资格。具体政策是前5年免租金,从第6年开始适当上缴一定比例的场地使用费。

  他给记者算了三笔“”——

  第一笔是财政收支账:如果公建公营,据民政部门测算每年还需投入财政资金至少3000万元,20年保守估计是6亿元,而且还涉及到人员的事业编制怎么解决的难题;

  第二笔是企业收支账:绿康医养承接这个项目后,硬件设备、团队建设等预计投入至少5000万元,前3至5年预计需要承担两至三千万元的亏损,实现财务平衡后每年可获得8%至10%的利润,总体算下来有一定的合理回报;

  第三笔账是社会效益账:由于收费明显低于商业性的养老机构,加上又引进了专业的运营团队,该项目短短一年就入住了近500位老人,不仅满足了本区的养老需求,而且还吸引了周边区(市、县)老人纷纷入住……

  【专家点评】

  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邬爱其:

  养老服务业的公建民营模式立足当前行业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可以有效激活各方资源优势,可以从机制体制上探索出养老服务中社会公益和市场运营之间的结合点,从而形成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复合优势。

  【专家点评】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专职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刘奇洪: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国经济必须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才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适应人民生活由“能过好”向“过更好”转变。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当前,中国已经迈入老龄社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必须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补齐老龄民生发展短板。绿康医养集团“公建民营”模式,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摸准了全社会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不充分“痛点”,体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魅力,优化了全社会资源配置,体现了民生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绿康医养集团的发展模式值得向全国推广。

  免责声明:

  1.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西安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2.如果以上产品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企业授权发布,请联系西安网,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

编辑: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