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叙事到关注个体——揭秘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展陈

13.12.2017  22:49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 题:从国家叙事到关注个体——揭秘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展陈

  新华社记者王珏玢、杨绍功、邱冰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3日正式推出新版史料展。与以往比较,新展陈融入了大量微观史元素。这标志着,我国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研究和展示,正逐渐由对宏观史实的论证,拓展到对个体命运的关注。

  新展序厅内,1213张照片组成的幸存者照片墙令人震撼。前墙左右两侧,1113张已经离世的幸存者黑白照片对称排列;与之相对,截至今年9月仍然在世的100名幸存者彩照悬挂在后墙。每一名幸存者离世,他的照片灯箱也随之熄灭。这些从浩劫中走来、也逐渐回归历史的老人,从此将影像定格,永远凝视着这段民族伤痛。

  “我们希望提到南京大屠杀,人们想起的不仅仅是一个30万的数字。”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向记者介绍新展理念时说,搜集和展示1213张幸存者的照片,正是为了让这段历史更加真实可感。幸存者被铭记,不仅仅因为关联着南京大屠杀这个标签,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客观、详细地向公众展示,作为普通人,他们的命运怎样被战争改变,又怎样走出阴影、过上新的生活。

  人文视角关注幸存者的背后,是各界多年来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持续深挖。2006年,南京市档案馆从公安部门接收了民国时期“首都警察厅”遗留的200多万份户籍资料。经过四年的整理、编录、数字化处理,制成150万张民国户籍卡片,入选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今年开始,纪念馆与南京市档案馆合作,将民国户籍卡与馆藏幸存者、遇难者资料一一比对,整理出上千张幸存者在上世纪40年代留下的户籍照片,并最终遴选1113张,在新馆展陈中展示。

  纪念馆史料部负责人艾德林说,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时隔80年后,只有披露更多有血有肉、可触可感的细节,才能抵御时间侵蚀,让一代代中国人感同身受体悟民族的苦难历史。随着史料不断丰富、民间口述史采集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我们不仅要回应、论证史实的有无,也要挖掘、展示战争对个体生命的影响,引导每一个普通人思考,一场民族浩劫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新的展陈中,满是这样从个体和微观层面展示的历史:18本金属质地的“铁书”,记录下12000名大屠杀死难者名单,参观者一一翻阅,仿佛在触摸历史。

  1万多盒个人档案构成巨大的档案墙,除了收录档案馆馆藏资料,还搜集了来自幸存者和死难者遗属的口述资料。

  展示战争前后各阶段的史料陈述中,包括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出庭作证的伍长德、与右翼分子斗争的李秀英等在内的多名幸存者经历,被仔细挖掘梳理,介绍给每一个参观者。

  “屠杀时你看到了什么?”“大屠杀持续了多久?”……对日诉讼获终审胜利的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其口述史被录制成3D影像,尘封的历史再次被鲜活展开,每个来馆参观的人,都能直接与历史见证者“对话”。

  “历史既需要高屋建瓴的宏观研究,也需要细微到个体,还原一个个时代背景下的真实个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生说,战争带给每个人的创伤、恐惧,都是一段细微而有温度的历史。记录和展示这些,对于后人研究大屠杀,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编辑: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