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为商南记上一功
丹江是商洛的母亲河,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之一。如何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从而为南水北调做贡献?作为丹江离开 陕西 的“最后一道关口”的商南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丹江流域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造林绿化、生态农业建设、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城镇化建设等,使丹江的防洪功能大大增强,流域内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丹江水质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美化,促进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商南县不辱“一江清水供京津”的伟大历史使命,为南水北调呈上了一份精彩答卷。
“丹治”工程:确保母亲河青春永驻
2007年,国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一启动,商南县委、县政府立刻将该工程列为全县重点项目。下达的治理目标:29条流域,558平方公里,不能留一个死角。要实实在在达到治理一条流域,建设一个示范基地,培育一个支柱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国家工程目的。
在项目规划上,商南县因地制宜制定了“以流域为单元,以坡改梯为主攻方向,在路边及村镇‘四旁’实施林果建园,扩大核桃、板栗、茶叶、中药材等传统特色产业规模,将山、水、林、田、路、村纳入综合治理”的科学的工程蓝图。
在项目治理上,商南县“五箭齐发”:要求以坡改梯、封沟固坝、水系配套、道路平整、河堤整修为重点的“工程措施”,以造林、种草为重点的“生物措施”,以围栏护山、能源替代为重点的“生态修复措施”,以“大干大支持”和“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为重点的“水保政策措施”,以移民搬迁、良种补贴、沼气项目补贴、退耕还林为重点的“惠农措施”,这五大举措混合实施,齐头并进。实现水源要涵养,水质要提升,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准有质的提升的目标。今天,在商南县境内的沪陕高速、312国道、铁路两旁,随处都能看到“丹治”工程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变化。
商南人将“丹治一期工程”这盘棋下得精彩纷呈:已全面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58平方公里。年拦蓄径流增加651万立方米,年拦蓄泥沙285万吨,侵蚀总量减少54%;基本农田的质量和数量大面积增加,已由治理前的57285亩增加到81260亩;项目区内农业总产值由治理前的28628万元增加到40628万元;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65%增加到87%。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已开始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绿色商南”建设:为丹江制造新鲜血液
小河有水大河满。一棵树就是一个小水管,一片林就是一个小水库,植树造林对保持水土、涵养水分、增加丹江水量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012年5月24日,商南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绿色商南建设的决定》。《决定》充分反映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生态美”的精神以及省政府关于建设“千里绿色长廊”的号召。要求将绿色商南建设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政府每年要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绿色商南建设工作情况,届满时要向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报告。
关乎可持续发展的这份《决定》是生态宣言和行动纲领。商南县将“绿色商南”建设与“秦岭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林业发展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城乡绿道建设结合起来,以沪陕高速、西合铁路、312国道为主轴,以“一江五河”沿岸为主线,以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长防林工程和千里绿色长廊等工程为载体,大力实施城周绿化美化、绿色长廊建设、绿色家园、水岸绿化、景区景点绿化等城乡造林工程,打造生态秀美的绿色商南。
该县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一起上,点、片、带、网有机结合,山、水、田、路、渠立体绿化,逐小班、逐地块、逐山头、逐流域实施造林绿化,实现了由过去零敲碎打、花花点点分散造林向大规模、高标准工程造林的历史性转变。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年满11岁的中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年义务植树3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的要求,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组织动员干部群众主动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商南活动,大力营造“青年林”“三八林”“公仆林”等纪念林,全县造林绿化成效显著。
如今,商南的山越来越绿,河水变得越来越清,各条流域水量在逐渐增加。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治理达到95%以上,初步建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结构稳定、优质高效的生态体系。
丹江流域污染防治:为北京输送纯净水
让北京喝上干净纯洁的丹江水,是商南24万人民的心愿和情意。
为此,商南县制定了《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3年至2016年,将投入1.6亿元用于辖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养殖业污染整治、环境监管、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和水环境保护。重点治理丹江干流、一级支流、沿江沿河工业集中区和工业企业、畜禽养殖业、城镇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突出重点,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综合防治。治理范围为丹江干流商南段及其支流,涉及13个镇。
从去年开始,县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丹江污染防治工作,并给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和丹江污染防治办公室每年列支专项经费100万元,给各镇环保站列支专项经费5万元,为各镇组建了镇村保洁队伍,由财政供养保洁员506名,确保了全县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到位、资金到位、人员到位,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环保监督、企业治理、舆论宣传、公众参与”的环保工作新局面。
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要牵头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对城乡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勒令整改。
该县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强力限制和压缩高消耗、重污染企业落户商南。对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关停。加强环境监管,对全县一江五河6条流域、5个重点行业、7类环境违法问题进行查处。严禁在丹江沿岸开矿取石和设置排污口。合理划分各镇的限养区和禁养区,对丹江及主要支流沿岸500米以内的养殖企业限期搬迁和关闭。对全县157户规模养殖场实行干湿分离和无害化处理,为规模养殖户配备抽粪排污车80余辆。完成4条主要街道的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污水收集管网5.42公里,对“七沟一河”34个排污口进行整治,将生活污水全部引入城区污水主管网,使县污水处理厂日收集污水达到7000多吨。
去年以来,县上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建垃圾屋45个,修垃圾池452个,统一购置了一批环卫车辆和垃圾箱分配到镇、村,形成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对基础条件好的镇村实行“四改三建”和“三化”工程,鼓励群众使用沼气、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生活污染。
还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出动17283人次,车辆2916台,清理乱堆8002.2吨,疏通河道164.95千米,整治乱采乱挖115处,清扫道路1626.7平方米,店外经营整治935家,拆除乱搭乱建215座,工矿企业整治41家,畜禽养殖整治138家,改造圈厕3840个,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目前在商南县,丹江、县河、富水河、清油河、滔河等5大河流水质全部达到国家功能区划标准,丹江出陕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II类水环境标准,城区及各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辖区环境安全处于可控状态。
结束语:绵绵丹江河流淌的不是水,而是浓浓的跨越时空的真情。在配合和支持南水北调的伟大行动中,商南县这个国家贫困县付出和失去了很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国家的战略利益,这个县甘愿牺牲自我利益,彰显出了一种非凡的气度和胸怀。(宋伟 孙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