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秀琴家庭:勤劳善良锤炼坚强人生
走进安定村,提起南秀琴,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个:“村民的贴心人”、“好媳妇”、“好妈妈”。她是安定村的一名党员,是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2014年3月,荣获县级“三八红旗手”,2012年被推选为县级党员代表。丈夫史油行,是安定村的村书记,大女儿史晓娟在子长县秀延小学任副校长,儿子史进在子长县工业局工作,小女儿史艺在陕西商洛师范上学。婆婆已经九十多岁,她们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辛勤操劳,儿女孝敬生活美好
南秀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1978年毕业于子长中学因2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当时因家庭贫困,母亲多病,为了挣工分养家糊口放弃了复考的机会。对前途的追求与向往被日常生活的困难艰辛占有,一心投入到日出而作,日落而休的农耕作生活中。只是在闲余时候帮助父老乡邻读写来往书信,后来又给生产队当会计。在修梯田大坝的劳动中由于她吃苦耐劳第二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0年,她嫁到了子长县安定镇村,原以为生活苦尽甘来。没想到公婆家里光景也十分清苦,公婆年事已高,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她读书看报时遭到了公婆家里的不解和反对,公婆说她是不无正业,不会过光景的媳妇,受苦人看书有啥用让。迫于生计和封建观念的束缚,当初的梦想和对于文学的热爱,以及思想意识完全被家里的农活逐渐消磨。冬去春来,起早贪黑为生计奔波。但这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她不甘心就这样被生活打到,反复思量、打听,结合当时农民生活情况,购买了一台榨油机。机器安装好后十里八乡的油料种植户纷纷前来加工油料,因她加工费用低服务态度也周到和蔼,所以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日子也越来越好。
时光如梭,榨油行业逐渐萧条,她只能重新摸索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慢慢的一个更大的想法在她脑海中成型。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生活有了起色,修建工程也越来越多,她觉得开办砖厂前景十分可观。每当这个想法在脑海中盘旋时她就十分兴奋。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投资砖厂需要巨大资金。几经周转,在家人的支持下,以及同村几个的朋友的合作下,2001年砖厂终于办起来了。砖厂成立后安顿了村里40几位闲置劳动力,为村民做了一件实事。虽然砖厂成立了,但许多困难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厂里工人妇女偏多人多嘴杂,说长道短,实在难管,因一点小事闹到停工的地步。这时她不以老板自居给有困难的工人提前预付工资,和他们一起干活交流思想。渐渐厂里的各项工作走向了正规化道路。
期间,她们家还开过餐馆,承包过秀延小学的学校餐厅,每年中秋节做传统手工月饼。用老百姓的话说,她就是一个勤快人、智慧人,总能找到致富出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她们各方面以身作则,为儿女做真善美的榜样,教育儿女们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诚实人,光明磊落的无私奉献者。孩子们耳濡目染,勤劳、善良、正直、坚强,从小学会尊老爱幼,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她的儿女大学毕业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得都很出色。
夫妻恩爱,无怨伺候百岁公婆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南秀琴和丈夫恩爱和睦,一起承载生活的重压。尽管家务繁重,但她俩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生活上能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她俩结婚三十多年来,一直是边做家务边商量生活事情,沟通感情。丈夫史油行任安定村的村书记十余年,总是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得到了村名的一致认可。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尽管年轻时,保守的公婆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对儿媳要求苛刻,没给过她好脸色,可是她并不记恨,一笑了之,觉得做儿女的孝敬老人是应该的。尤其是近几年来,96岁高龄的公公瘫痪在炕,大小便失禁,她在自己的泪水中克服困难,咬牙坚持,她几年如一日的坚持照顾两位年近百岁的公婆,替他们做饭、洗衣、收拾窑洞。去年腊月,自从公公去世后,她就把婆婆接过来一起住,看作是自己的母亲来孝敬。凡事听取老人的意见;平时边做家务边与婆婆聊天、沟通感情。从不同途径、用不同方法孝敬她,经常和她一起到出外活动、买可口的食物等。婆婆年老多病,南秀琴从不嫌弃她。一发现她身体不舒服,就马上送她去看病,端茶送药,精心照料。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婆媳感情融洽、家庭和睦、快乐。婆婆感动地说:“儿媳比我的亲生女还要亲啊!我在这儿生活很快乐、很幸福!”
坚持爱好,成立协会回馈社会
人一旦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精神生活也不甘示弱。静下心想,这么多年自己光顾着体力劳动,遇到好多事力不从心,主要是文化知识的缺少,制约着思维与发展。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读书看报写日记。经常把厂里和村里面的有一些趣闻轶事编写成小品、诗歌、散文,还把农村第一线有意义的信息写成通信传送给《子长通信》、《延安日报》。她的作品《选举》,《翠花进城》,《三妯娌赶农高会》,登在《瓦窑堡文艺》上,还多次参加了子长县作家协会的采风活动,文学交流学习座谈会,是农家女中国妇女报的忠实读者。
她不断充实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常常反省认识自己过错于不足,深知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常年累月只为自己的小家庭劳累奔忙,没有为村民做一点实事,而问心有愧。她看到村桥头上有好多留守老人依偎在桥栏上,苦苦等待儿女们的回来,还有一些妇女们好逸恶劳,经常出入在麻将馆里,因为麻将桌上的块数八毛邻里失和,朋友翻脸,甚至有些因为打麻将妻离子散,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这时她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了乡村文化协会。协会的宗旨是: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增强村民道德意识,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协会成立以来村上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人乐在其中,闹事的少了,吵架的人没了,村民和谐相处,每当下午饭后,闹秧歌的,说书的,拉二胡的,吹唢呐的,唱歌的,在小广场的人群中处处都是欢声笑语,人们其乐融融,沉浸其中。协会还组织了多次大型文艺活动,中秋晚会,国庆晚会,都受到了镇党委,村委,民众的好评。
风雨彩虹是并肩而行的,在她创办协会的几年里,遭受或村里那些不明事理之人的诬陷于嘲讽。他们说,“南秀琴开专场生意那么好,又领料秧歌搞活动,肯定是上面拨款,挣工资,有利可图。咱们天天活动,他却不给活动费,咱们也不要给他脸上贴金……”说实话南秀琴也是普通的女人,当她一次次想放弃的时候,村里的那些留守老人语重心长的对她说,“秀琴千万不要让咱们的活动散伙了。你看自从咱们办起了文体活动,我们也不想念儿女了,经常锻炼身体腰腿不痛了,心里也踏实了,再也不孤独了。”对待老人的祈求,政府的大力支持,她没有半途而废,而是坚持不懈,将协会越办越好。
老有所养,平等关爱,有事业上的成就,也有学业上的飞跃,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为社会大家庭在尽职尽责,“最美家庭”就在这里被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