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摄影师制作卡车照相机 拍张照片需4个小时
7月8日晚11时,李宗泽开着他的卡车相机,出了北京城,前往通州宋庄,准备进行实拍活动。赶到宋庄朋友家已是次日凌晨1时多了,顾不上休息他开始配制显影、定影药液,为拍摄做最后的准备。
难舍的胶片情结
李宗泽,安康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服完兵役被分配到国营照相馆当学徒。在彩色照片风靡的时候,他却辞职经营照相馆,专拍黑白写真照,生意做得不错,钱没少赚,但他的心思没在赚钱上,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往前赶着。
2004年,李宗泽到北京发展,做平面设计师,偶尔也会拍些商业图片。当然,他痴迷创作大画幅黑白影调的摄影作品,喜欢用4×5大画幅拍照,啥都拍,目前已出版《世界摄影史》、《国民性》两本书。
数字影像时代到来,李宗泽对传统胶片割舍不掉,他说,“数码摄影一张照片的形成只需几秒钟,少了传统方式的拍、冲、显影等过程,感觉少了创作中缓慢发酵的情感。数码有很多的优点,胶片在当代没有优势,选择胶片是个人的情结与习惯。”
制作卡车相机
“在摄影史上看到巨型相机,出于好奇,想尝试做一个巨型相机。”李宗泽说,“要不是朋友的支持,制作这个相机是走不到今天的。镜头是网友提供的2700毫米制版镜头,自己摸索着用铁片做了几个大小不同的光圈。因为尺寸太大没有做成传统的皮腔,只能做可拉伸的箱桶。成像板长、宽有1.2米用钢架钢板制成,在这个相机中集取景、构图、移轴、聚焦功能一身,并承载胶片。前后反复改装卡车,花了一年多时间。”
5吨载重、1.7米宽、5米长的箱体是巨型相机的主体,里面承载着照相机本身具有的镜头、感光材料、成像板等部件,还有显影、定影等冲印设备。车厢内又套上了两个不同大小可移动的箱桶,箱桶拉开11米长,可拍摄1.2×1.2米的底片,相当于1667张135底片,可获得2.5亿像素的影像。
拍张照片需4个小时
7月9日中午,在宋庄一展览馆门口的广场上,李宗泽和助手卸下车上各种支架,启动电动机,随着电动机的轰鸣声,两个箱桶慢慢从车厢伸出来,用支架支好后,又移动套在最里面的箱桶,待全部伸出后,整个车厢可达11米。装好2700毫米镜头,从右侧门进入箱内,移动着成像板,准备“对焦”,因被摄对象不停地晃动,10多分钟没找到焦点,因镜头焦距长、成像放大倍率大、景深太小,被摄体稍动一下,就找不到成像的影子。李宗泽不时下车安顿被摄对象,再上车调整成像板,几个回合,终于找到焦点。再用4个千斤顶将卡车支起,使其在曝光时不产生震动。确认成像板上的构图、成像无误,在镜头筒上套上自制的光圈,关上镜头盖,全黑下在成像板上贴上相纸。
此时,室外温度高达35℃,车厢内温度更高,关上车门后,开始安装“底片”,用胶带纸将56张5×7纸质黑白相纸按编号连成了40×50英寸的“底片”。“底片”粘在在成像板上,开始曝光,拍摄完将56张相纸一张一张地放入显影盘,经过显影、定影、清洗……从铺排相机开始到定影结束,拍一张人像耗时4小时。(后期还得将获得的影像再通过电子扫描翻转,才能获得一幅高质量的40×50英寸的黑白照片。)打开车厢后门,李宗泽和助手的衣服、裤子都紧紧贴在身上,全身湿透。“这次体验用低感光度的黑白相纸感光,要是胶片就方便许多。目前已定制了1.2米×1.2米的胶片。”李宗泽笑着说。
计划拍摄56个民族肖像
“打算用4年时间走遍全中国,在全国拍摄56个民族的肖像。”李宗泽说,“还计划拍风景和一些专题。目前靠我一个人很难完成,也希望得到更多的机构帮助,更多的人参与,共同完成这些作品。”
李宗泽的想法得到了许多摄影人支持。北京大学朱晓阳教授说,这一项目对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部前副部长高占祥说,这是一次艺术上的大胆尝试,用如此大画幅相机拍摄人物肖像是一种挑战极限,通过这样的摄影手段使其作品具有唯一性,也使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