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卫星监测显示 我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快

08.12.2014  11:35

陕西省气象局农业遥感信息中心利用美国国防气象卫星对陕西省城市夜景(1992-2012年)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监测结果,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变化大、成效显著。特别是关中城市发展速度明显高于陕北和陕南。2005年以来,随着陕北能源经济和重要交通路网建设的加速,再次加快了我省区域城镇化进程。

据最新夜景监测显示:我省夜间灯光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一是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二是陕北和陕南大中城市,三是交通路网中枢及陕北能化工业区。我省当前已初步形成以核心城市为中心(西安、宝鸡、渭南、榆林、汉中),交通运输网、能源产业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的城镇空间布局。

利用夜间灯光监测数据对我省1992-2012年城镇化过程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一是1992年全省夜间灯光主要呈现点状分布,密集区主要集中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中部,陕北和陕南数量极少;1995-2000年,夜间灯光面积数量开始增加,关中地区到1998年灯光面积数量增加至1992年的1.32倍,并呈现出点状分布向面状分布增长的趋势。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城镇化有一定发展,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开始逐渐形成。二是2000年以来全省灯光面积呈现出迅猛增加的趋势。2005年陕北地区灯光面积到达了1992年的12.2倍,2010年关中城市群的点状灯光区已经连接成线并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呈现面状发展的趋势,同时出现了新的点状灯光,并呈现出向线状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2010年初,关中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城市群落已经形成,并呈现扩张的趋势,交通干线已经连接陕北、陕南和关中的主要城市,新兴城市和城镇开始大面积出现,并开始呈现出扩张的趋势。三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近十年发展迅速,2004年陕北灯光面积呈点状分布,2007年灯光面积开始增加,2010年形成了以定边、吴起、志丹、延安为中心的大面积灯光区域,表明定边、靖边、吴起、志丹石化工业区和延安石化工业区已经形成,且石油工业的发展对陕北中小城市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带动作用。监测还显示,伴随着2005年全省高速公路建设提速,路网交通的车流和沿线小城市灯光增加明显,2010年基本形成了以全省交通网络为中心的线状发展和沿交通网络的新兴小城市的点状发展形势。

通过以上监测结果分析,陕西省近20年的城市空间扩张,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在以省内核心城市为中心的面状发展过程、沿交通干线周围的线状发展过程和陕北石油工业基地、陕南新型小城市的点状发展过程。陕西城市群落的形成基本上开始于本世纪初期,2005-2012年为城市化迅猛发展阶段,关中城市群已经形成并开始向周边扩张,陕北、陕南的点状城市化过程开始呈现向面状城市化过程发展的趋势。

(作者:沙道兵 王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