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见证,长江经济带“旧貌换新颜”

06.01.2021  17:10

  五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五年后的今天,长江旧貌换新颜,奏响高质量发展的“长江之歌”。思客通过卫星影像及遥感数据分析,带你聆听这条跨越中国的协奏曲。

  

  绿色为底色 一江清水浩荡奔流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0字道明了长江保护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然而,长期粗放式发展使长江不堪重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刻不容缓。

  五年来,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成效明显,两岸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建成,共抓大保护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严重透支的“母亲河”,终于得到喘息的机会。

  

  ▲图为重庆市渝北区铜锣山矿山公园。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坑群,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理念指引下,废弃矿坑群变成“网红小九寨”。

  大江无声,变革早已悄然发生。

  鄱阳湖作为长江“双肾”之一,对长江流域生态的重要功能不言而喻。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鄱阳湖水质逐渐恶化,总磷、总氮、高锰酸盐等指数超标,富营养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

  要治“长江病”,鄱阳湖得先“退烧”。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开始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水质明显变好。从卫星遥感分析中可以明确看到,2020年鄱阳湖中代表藻类存量的叶绿素a比2016年有所下降,湖区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明显降低,实现了一湖清水入江。

  

  ▲图为鄱阳湖水域叶绿素a浓度2016年与2020年对比图。卫星数据分析:大地量子

  截至2019年11月底,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82.5%,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为1.2%,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一江清水浩荡奔流。

  金色为引擎 勃勃生机强劲澎湃

  绿色为发展底色。五年来,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力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1992-2018年长江经济带夜光强度图。来源: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

  卫星夜光遥感能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长江经济带11省市以20%左右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40%以上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全国40%以上。1992-2018年长江经济带夜光强度的变化折射出这一区域的重要引擎作用。

  

  三个城市圈,三大增长极连成一条带,区域经济发展将呈乘数级提升。2019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457805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6.2%。在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城市GDP前10强名单中,长三角经济带城市占据7位,长江经济带对我国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GDP。

  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再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一场深刻的变革已经开启,生机勃勃的长江经济带激荡澎湃、旧貌换新颜,正崛起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