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信息技术应用,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泾阳县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引领,坚持硬件配置为基础,技术培训为支撑,资源整合为重点,教学应用为核心,着力“五个抓”,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抓建设,全面提高信息技术硬件配置条件。 硬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该县以创建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目标,先后投入4900余万元,用于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入36万元,加强互联网“校校通”建设,全县中小心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8兆光纤宽带接入,21所校园扩容为20兆宽带,县职业中专、县前小学等7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二是投入2421万元,配置中小学多媒体“班班通”设备809套,占全县班额总数的86%。我局被评为“全市‘班班通’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三是投入1890万元,为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中小学生机比达到6:1,达到了陕西省“双高双普”创建标准。四是投入572万元,建立了全县校园安全视频监控平台、高考标准化考场及巡查系统等,不断完善全县综合性信息化管理应用体系。
——抓创建,逐步建立信息技术管理工作机制。 该县以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不断促进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顺利通过市级验收。一是着力构建三级管理网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编办、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广电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抓好教育信息化工作。该县教育局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泾阳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以县电教中心为龙头,各股室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教育技术服务。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设立了电教处,完全小学设立专兼职电教员,初步建立起县、局、校三级信息化管理网络。二是重点打造县级电教中心。投资45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设了高标准、高规格的电教中心大楼,已于今年3月份投入使用。争取专项资金30余万元,为电教中心更新配备了计算机、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抽调20余名骨干教师,打造起一支年富力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信息应用指导队伍。三是健全完善管理工作机制。要求各校每年将不低于10%的公用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保障经费渠道,夯实发展基础。把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综合评估体系,确立并发挥各个层面的职能作用,基本建立起“县政府抓统筹保障、教育局抓宏观指导、电教中心抓技术服务、教研室抓资源应用、各学校抓具体落实、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抓督导考核”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
——抓培训,有效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立足县情实际,该县把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与“高效课堂”实施相结合,制订了《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分三个层面狠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一是重视省市级项目培训。以省、市级培训项目为依托,每年选派60余名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制作等项目培训,努力构建全县信息化骨干教师体系。二是深入开展全员集中培训。从2012年起,每年确定一个专题,将45周岁以上的教师也纳入培训范围,利用暑期集中开展教师全员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确保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三是加强校本研修培训。以信息化骨干教师体系为支撑,指导各校结合实际需要,深入开展“班班通”设备使用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微课录制培训等校本培训项目,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评选工作,姚家巷中学、云阳镇中学、泾干西关中学、逸夫小学、县前小学等16所学校,成为全县信息技术应用的标杆和榜样。
——抓应用,推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应用是核心,也是关键。“宁肯把设备用坏,也不要把设备放坏”,是该县一贯坚持的观点。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该县不断创新实践,借助信息技术力量,深化高效课堂建设,推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是集中打造县级教育资源平台。在充分利用全国基础教育资源网、课件资源网、省市教学资源网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全县校园网的整合工作,指导各校按照个人探索、集体备课、评课修改的思路,精心录制优秀课例,搭建起县域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目前,形成了涵盖义务段各年级各学科,包含教学设计、导学案、课件、优秀课例等项目的教育资源库。二是扎实开展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紧贴教育教学实际,指导各中小学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课题研究。姚家巷中学承担的全省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研究》已顺利结题,先锋小学申报的《信息技术应用对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全面发展的研究》、永乐镇中心校申报的《建优质资源库,使资源共享均衡发展》,成功取得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立项。三是举办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每年举办全县高效课堂集体赛教活动,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坚持开展全县教师“微课大赛”“多媒体课件评选”“班班通设备应用竞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竞赛评选活动。在全省首届教师“微课大赛”中,该县3名教师获奖;在全市中小学微课制作大赛中,该县有5名教师获奖,该县教育局荣获“最佳组织奖”。
——抓拓展,促进中小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一是挖掘信息技术的培训作用。作为全省首批国培项目县,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扎实开展各类教师国培项目培训,2015年共完成教师培训4300余人次,使广大农村教师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二是挖掘信息技术的交流作用。全县建成了省级1个、市级1个、县级24个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教研沙龙、研究成果展示、优质课资源共享等活动,借助微信平台、QQ群等与全县教师交流研讨,引领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三是挖掘信息技术的宣传作用。切实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建成了泾阳教育网,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有学校网站,成为全县教育工作对外宣传的亮丽窗口。同时,借助官方微信平台,积极开展教育宣传工作。我局“泾阳教育”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和阅读量一直在全市领先,在全省教育部门微信公众号第三方评估中一度位居全省第三。四是挖掘信息技术的管理作用。该县教育局先后成立了政务办公、信息宣传、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安全稳定等全县教育工作QQ群、微信群,各校园也建立了教师工作群、家长联络群等,初步搭建起教育管理网络,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时效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五是挖掘信息技术的评价作用。该县教育局筹备建立起全县云阅卷系统,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体学业账户,对学生每一次检测进行跟踪质量分析,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业成长过程,并通过网站或手机软件方便教师、家长和学生随时查询。此系统将于本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时将在全县应用。
(责任编辑:卢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