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山环水绕,花繁树茂,高楼、绿地、广场、商铺应有尽有,古风乡韵与现代文明相映成辉,好空气、好景致带来了好心情!”这是外地游客对平利县城的整体印象。
大手笔运作,县城变“胖”了
2005年,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区位和环境优势,邀请专家学者实地“把脉”,奔赴发达地区“取经”,听取社会各界“声音”,“山水园林”、“精美县城”、“宜居宜业宜游”成为规划设计的基调。县城总规修编、“一轴四区”重点部位详规、绿地系统规划跃然纸上,县城规划总面积由2005年的20平方公里扩大到30.4平方公里。
巨笔绘新图,县城建设“大戏”拉开帷幕。该县借助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东风,聚集财力、整合资源,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推进城市建设“脱胎换骨”。位于县城中心的女娲文化广场于2006年建成,总投资近亿元,占地3万平方米,五峰楼巍然屹立,两棵千年紫薇自成一景,文化长廊、音乐喷泉、石雕华表异彩纷呈,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大舞台”。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3.8平方公里达到现在的7平方公里,一幅“人在画中游,路自景中过,车在园中行”的精美画卷在山城悄然呈现。
精细化管理,县城变“靓”了
该县委、县政府以创建国家卫生、园林县城为抓手,突出建设、整治、管理、教育四大重点,建立完善了城市管理机制,由过去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由突击管理转变为长效管理,实现了政府管理、社会监督、市场运作和市民参与的有机结合。实行四级督查制度,县委、县政府成立重点工作督查,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建立县级领导包片监督联络员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联系会议;双创办组成效能督查组,根据创卫阶段工作重点,对单位、社区创卫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不定期对创卫重点工作进行视察监督。“四双眼睛”聚精会神找问题,齐抓共管抓整治,每个人心中装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手上拿着一份合格的“答卷”。
全方位兴业,县城变“火”了
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原则,完善了住房保障4+1体系,即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和普通商品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居住需求,“住有所居”的目标基本实现。2008年至今共开工建设各类公廉租住房3339套,总累计完成总投资2.5亿元,其中建成廉租房2064套、公租房1275套。
县城“骨架”在拉开,“血脉”在畅通,“面孔”在变美,聚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县城人口平均每年递增3000人以上,到2013年底,总人口达到6.2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39.6%,较2005年的16.6%提高了2.38倍。(来源:平利县住建局)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