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坚持资源整合高效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21.01.2015  09:31
            近年来,武功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加快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行政推动,凝聚教育均衡发展合力。 该县与各镇和涉教部门共同签订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书,决心通过5到10年时间实现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按照武功县全体县级领导和县级所有部门包抓镇校“双高双普”工作制度,全县85个县级部门共结对援建学校43所,落实援建物资及资金499万元。同时,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坚持定期深入学校进行专项调研,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现场解决存在问题。全县各级各部门同心协力,密切配合,从经费投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教师引进、校舍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形成全县上下共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参与“双高双普”创建的强大合力。             ——加大投入,促进基础设施均衡配置。 作为农业大县和财政穷县,武功县严格按照教育经费“优先预算,足额落实,及时拨付”原则,逐年加大投入,三年来,分别拨付教育经费3.47亿元、4.61亿元和4.72亿元,分别占到财政支出的27.58%、27.78%和28.55%。同时,为全县偏远学区43所薄弱学校“倾斜”拨付重点扶持资金948万元。该县出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和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在县级可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投入6700万元为64所学校建成部室用房4.3万平方米,彻底消除危楼校舍,基本实现楼房化;投入2300万元完善部室配套设施,投入8400万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小学全部配齐远程教育设施和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光纤全部接入;投入5800万元为98所学校硬化、软化运动场地45万平方米,投入2600万元美化育人环境,全县所有学校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近年来,该县按照“凡进必考,择优录用”原则,先后招录了239名像杨文娟这样的优秀师范生,有效解决了全县教师缺编、学历偏低和薄弱学科教师不足问题。全县公推公选了23名优秀中小学校长,先后安排18名校长到外地挂职锻炼,选派90多名校长参加省市县三级培训,提高了管理队伍水平。大力实施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增强城乡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有680多名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县教育培训中心利用双休日,对全县114名小学美术教师和幼儿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暑期集中培训骨干班主任、学科带头人728人次,对4263名教师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1023名教师参加了省市专题培训,共培养省级教学能手16人、市级教学能手42人,市级名师2人。             为全力打造教育品牌,每年县委、县政府与教育局、学校和教师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县财政每年专门拨付120万元,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同时强化教育过程监督,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县人大、县政协不定期视察评议教育工作,教育局定期组织教学质量调研,开展全县教育质量分析会和中高考复课观摩研讨会。全县教育质量连创新高,全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5%,视力不良年度新发病率低于3.8%。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