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
4月11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福建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7-2018)》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余斌出席会议并致辞。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原党组书记、蓝皮书主编之一李闽榕作2019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的主题报告。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蓝皮书执行主编黄茂兴作2019《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专题报告解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中心秘书长赵新力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二部主任林跃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经济室主任、编审卓丽洪作大会发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主持会议。
记者从会上获悉,最新年度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孰强孰弱,日前已见分晓。蓝皮书对2016-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结果显示,2017年,广东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甲。据悉,该蓝皮书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完善构建了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蓝皮书是由福建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单位联合攻关,具体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研究的第13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值得一提的是,从2014年起,《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连续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授权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的优秀皮书。
2017年全国31个省、区、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1-10位)的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福建省、重庆市、河南省;排在中游区(11-20位)的依次为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河北省、辽宁省、陕西省、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处于下游区(21-31位)的依次为海南省、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黑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青海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
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1-10位)的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福建省、河南省、重庆市;排在中游区(11-20位)的依次为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江西省、吉林省、陕西省;处于下游区(21-31位)的依次为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青海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
与2016年相比较,2017年排位上升的有5个省、区、市,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山西省,排位上升了4位,陕西省上升了3位,重庆市、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均上升了1位;20个省、区、市排位没有变化;排位下降的有6个省、区、市,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排位下降了3位,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均下降了1位。
2016-2017年期间,个别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的升降出现了跨区段变化,表现在山西省由下游区跨入中游区,前进了4位;吉林省由中游区降入下游区,下降了3位。
从2016-2017年各省、市、区综合竞争力得分升降来看,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有23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出现上升趋势,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陕西省,其次是山西省、广东省、辽宁省、贵州省、黑龙江省和云南省。共有14个省份得分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天津市。总体来看,2016-2017年全国各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总体表现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呈现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态势。
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分布很不均衡,2017年,得分最低的西藏自治区只有不到第一名广东省得分的一半。
从全国四大区域内部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差异分析来看,表现为以下特征:
(1)东部地区10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绝大部分都在上游区,只有河北省处于中游区以及海南省处于下游区。上游区的8个省份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比较稳定,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也说明东部地区各省份在全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在东部地区的10个省份内部,竞争格局也是不平衡的,最明显的差距体现在海南省与其他省份之间。另外,同样处在上游区的省份,竞争力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2)中部地区6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分布很不均衡,河南省处于上游区,山西省处在下游区外,其他4个省都处在中游区。与2016年相比,2017年河南省的综合排位下降了1位,山西省上升了4位,其他省份排位并没有变化。从竞争力得分来看,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得分差距较大,与西部地区之间得分差距较小。这说明从整体上而言,中部地区尚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从地区内部的排位变化来看,中部地区各省份竞争力相对变化不明显。
(3)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大多数处在下游区,但是也有重庆市升入上游区,四川省、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处于中游区,其他各省份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地位。从2016-2017年得分变化来看,西部地区平均得分变化不大,但延续了往年的变化趋势,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说明西部地区的竞争力在逐步提升。从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内部排位来看,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综合竞争力排位相对稳定,除了少数省份排位有所调整以外,没有太大的变化。
(4)东北地区3个省份相对于其他地区,2017年竞争力变化不大,辽宁省仍然处于中游区,黑龙江省仍然处于下游区,但吉林省降入下游区,且排位的下降幅度较大。从东北地区内部来看,三个省的排位相对较为稳定。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和神圣使命,也是学术的生命之所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13年来,能够持续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每年都做了大量的创新工作。那么,2019年蓝皮书与2018年发布的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相比,它的突破与创新点体现在哪里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2019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是在总结以往十二部蓝皮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局、新情况、新挑战,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及动因,专门开辟了“贸易保护主义下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个专题,分别从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研究、中国对外开放的困境与出路研究、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研究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深入追踪研究了省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系,为提升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2)根据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9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对评价指标体系再次作了微调,特别是对一小部分指标进行了更新、调整,力求使评价内容能更好地反映中国省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增长。四级指标总数210个,保持不变。(3)继续加强对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区域分布方面的深度分析。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反映出来的只是排序位差,上下位之间相差0.1分是相差1位,相差10分也是相差1位,不能反映各个位差之间的实际差距,自然也不能反映不同地区之间的实际差距。所以,2019年的蓝皮书特别加强了对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实际差距及其均衡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内容,为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原文链接: http://news.cssn.cn/zx/bwyc/201904/t20190411_48630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