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
21.01.2015 01:54
本文来源: 教育厅
序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和《关于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29号)要求,我们编写了《2014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该报告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以便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使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更相匹配,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本报告所用数据全部采用教育部就业监测系统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14年7月15日。 一、基本情况 1.1 毕业生总体规模 2014年全省有毕业生的院校共95所,其中部属本科院校6所,省属公办本科院校28所,民办(本专科)院校17所,公办高职(专科)院校27所,成人院校7所,独立学院10所。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306023人,其中博士生1237人,硕士生24762人,本科生151568人,高职(专科)生128456人。共涉及459个研究生专业,275个本科专业,282 个高职(专科)专业。
图 1.1 2014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
表 1.2.1 2014 年毕业研究生分学科门类统计表
1 . 2 . 2 本科毕业生 (1)性别结构 2014年本科毕业生中,共有男生72344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7.73%,女生79224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52.27%,男女生比为0.91:1。 (2)生源分布 2015年本科毕业生生源地涵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人数最多的省份是陕西省(92723人、61.18%),人数超过3000的有河南省(5511人、3.64%)、山西省(4917人、3.24%)、山东省(4052人、2.67%)、河北省(3978人、2.62%)、甘肃省(3086人、2.04%)。 (3)民族构成 2014年共有少数民族本科毕业生5561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3.67%,分别来自46个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是回族(1528人)、满族(708人)、蒙古族(516人)、土家族(450人)、壮族(400人)、苗族(334人)、藏族(266人)、维吾尔族(220人)等。 (4)学科结构 2014年本科毕业生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具体见表1.2.2
表 1.2.2 2014 年本科毕业生分学科门类统计表
(5)陕西籍本科毕业生生源结构 2014年高校本科毕业生中陕西生源92723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61.18%,其中,近四分之一来自西安市。少数民族本科毕业生分别来自16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数最多,有411人,占陕西籍少数民族本科毕业生总数的73.92%。 1 . 2 . 3 高职(专科)毕业生 ( 1 ) 性别结构 2014年高职(专科)毕业生中,共有男生57516人,占高职(专科)毕业生总数的44.77%,女生70940人,占高职(专科)毕业生总数的55.23%,男女生比为0.81:1。 ( 2 ) 生源分布 2015年高职(专科)毕业生生源地涵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人数最多的省份是陕西省(103944人、80.918%),人数超过1000的有甘肃省(6690人、5.208%)、山西省(3395人、2.643%)、河南省(2836人、2.208%)、内蒙古自治区(1669人、1.299%)、四川省(1190人、0.926%)、宁夏自治区(1088人、0.847%)。 ( 3 ) 民族构成 2014年共有少数民族高职(专科)毕业生2099人,占高职(专科)毕业生总数的1.63%,分别来自34个少数民族。毕业生人数较多的是回族(890人)、蒙古族(270人)、满族(216人)等。 ( 4 ) 专业分类 2014年高职(专科)毕业生专业主要涉及财经类、医药卫生类、土木工程类、机械制造类等。具体见表1.2.3。
表 1.2.3 2014 年高职(专科)毕业生专业分类统计表
( 5 )陕西籍高职(专科)毕业生生源结构 2014年高职(专科)毕业生中陕西生源103944人,占高职(专科)毕业生总数的80.92%,人数最多的为渭南市20640人,咸阳市18313人,西安市18217人。少数民族毕业生分别来自回族、满族、蒙古族等15个少数民族,回族人数最多,有372人,占陕西籍少数民族高职(专科)毕业生总数的79.83%。 1 . 2 . 4 就业困难毕业生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分类标准,就业统计中将就业困难区分为就业困难、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残疾、就业困难和残疾、家庭困难和残疾、就业困难及家庭困难和残疾等七类。2014年陕西高校毕业生中就业困难毕业生总计59809人,占高校毕业生总数的19.54%;其中研究生1314人,本科毕业生34977人,高职(专科)毕业生23518人,分别占各自学历层次毕业生总数的5.05%、23.08%、18.31%。 1 .3 就业情况 1 . 3 . 1 就业总体情况 截至2014年7月15日,全省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8.48%,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7.52%,本科生就业率为88.93%,高职(专科)生就业率88.14%。 在459个研究生专业中有104个就业率达到100%。
表 1.3.1-1 2014 年毕业研究生分学科就业率统计表
在275个本科专业中有22个就业率达到100%。
表 1.3.1-2 2014 年本科毕业生分学科门类就业率统计表
在282个高职(专科)专业中有33个就业率达到100%。
表 1.3.1-8 2014 年高职(专科)毕业生分科类就业率统计表
1 . 3 . 2 升学及出国、出境情况 2014年毕业研究生升学人数为1016人,占比3.91%。另有出国296人。 2014年本科毕业生升学人数为18069人,占比11.92%。另有出国2254人。 2014年高职(专科)毕业生升学人数为4518人,占比3.52%。另有出国56人。 1 . 3 . 3 自主创业情况 2014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为95人,办理自主创业证的高校毕业生有 467人。 1 . 3 . 4 自由职业等就业情况 2014年高校毕业生中采取自由职业等方式就业的有3706人,其中研究生517人,本科生2422人,高职(专科)毕业生767人。(此数据不包括自主创业) 1.4 就业流向 1 . 4 . 1 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 (1)就业单位性质 2014年毕业研究生已就业21442人,其中,到国有企业的有4960人,占已就业毕业研究生总数的23.13%;到三资企业、其他企业的有7087人,占33.05%;在科研、教育、医疗卫生单位就业6694人,占31.22%;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1302人,占6.07%。 (2)就业地区分布 2014年已就业毕业研究生中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有5991人,占已就业毕业研究生总数的27.94%;到中部地区就业的有3119人,占14.55%;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有12328人,占57.49%,其中在陕西省就业的有10105人,占47.13%。 (3)就业行业分布 2014年已就业毕业研究生就业行业前四位分别是教育(3869人、占已就业毕业研究生总数的18.0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464人、占16.1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711人、占12.64%)、制造业(2332人、占10.88%)。 (4)就业岗位分布 2014年已就业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岗位前四位分别是工程技术人员(4842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研究总数的22.58%)、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846人、占17.94%)、科学研究人员(3488人、占16.27%)、教学人员(3380人、占15.76%)。 1.4.2 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 (1)就业单位性质 2014年本科毕业生已就业的114464人。其中,到国有企业的有19704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7.21%;到三资企业、其他企业的有66057人,占57.71%;在科研、教育、医疗卫生单位就业10434人,占9.12%;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4644人,占4.06%。 (2)就业地区分布 2014年已就业本科毕业生中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有23616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0.63%;到中部地区就业的有11667人,占10.19%;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有78406人,占68.50%,其中在陕西省就业的有67776人,占59.21%。 (3)就业行业分布 在2014年已就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前四位分别是制造业(18948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6.5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841人、占11.22%)、建筑业(12607人、占11.01%)、教育(9542人、占8.34%)。 (4)就业岗位分布 在2014年已就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前四位分别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29482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5.76%)、工程技术人员(25808人、占22.55%)、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3507人、占11.80%)、其他人员(13396人、占11.70%)。 1.4.3 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流向 (1)就业单位性质 2014年高职(专科)毕业生已就业的108646人,其中,到各类企业的有83596人,占已就业高职(专科)毕业生总数的76.94%,其中到其他企业62521人、占57.55%,到国有企业17681人、占16.27%。 (2)就业地区分布 2014年已就业高职(专科)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有12006人,占已就业高职(专科)毕业生总数的11.05%;到中部地区就业的有6022人,占5.54%;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有90505人,占83.30%,其中在陕西省就业的有80659人、占74.24%。 (3)就业行业分布 在2014届已就业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前四位分别是制造业〔15604人、占已就业高职(专科)毕业生总数的14.36%〕、建筑业(14846人、占13.66%)、卫生和社会工作(13010人、占11.9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685人、占8.91%)。 (4)就业岗位分布 在2014届已就业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前四位分别是其他人员〔20084人、占已就业高职(专科)毕业生总数的18.49%〕、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8034人、占16.60%)、工程技术人员(17252人、占15.88%)、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6159人、占14.87%)。 1.5 截至2014年12月就业情况 省教育厅积极配合人社部门实施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做好未就业毕业生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各高校持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信息和服务。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0.38%,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0.91%,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0.88%,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9.66%。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 1.6.1 . 2014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2013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上升1.34个百分点,本科生就业率下降0.5个百分点,高职(专科)生就业率上升0.43个百分点。 1.6.2 . 从生源结构来看, 陕西生源最多,共计207132人,占高校毕业生总数的67.69%。外省生源98891人,占32.31%;男女比为0.88:1;少数民族毕业生有8527人,占2.79%,来自46少数民族,其中陕西生源1116人;就业困难毕业生59809人,占19.54%,其中陕西生源42238人。 1.6.3 . 从就业流向看, 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共有139059名毕业生在此类企业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244552人)的56.86%;国有企业接纳毕业生42345人,占17.32%;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9004人,占3.68%;在科研、教育、医疗卫生单位就业30472人,占12.46%;升学、出国留学26209人,占全部毕业生总数8.56%。 1.6. 4 . 从就业地域分布看, 在陕西省省内就业的毕业生最多,有158540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64.83%。在西部地区(除陕西)就业的毕业生22699人,占9.28%;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20808人,占8.51 %;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41613人,占17.02%。 1.6.5 . 从就业行业来看, 制造业、信息传输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等行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其中,在制造业就业36884名,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15.08%;在建筑业就业28916人,占11.82%;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23945人,占9.79%;在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就业19221人,占7.86%;在教育系统就业18969人,占7.76%。 1.6.6 . 从就业岗位来看,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其他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等岗位是高校毕业生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其中,在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工作49195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20.12%;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工作的47902人,占19.59%;在其他人员岗位工作的34478人,占14.10%;在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作的33512人,占13.70%;在教学人员岗位工作的15579人,占6.37%。
1.6.7 . 从生源就业情况来看, 陕西生源就业率高于省外生源就业率1.18个百分点。陕西生源已就业184052人,就业率为88.86 %,省外生源已就业86619人,就业率为87.68%。
二、相关分析 2.1 陕西生源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2.1.1 陕西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陕西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8.8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6.67%,本科生就业率为88.66 %,专科生就业率为89.25%。继续深造的比例为5.94%。 2. 1.2 陕西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从单位性质来看,陕西生源毕业生到其他企业就业的有91797人,占陕西生源已就业毕业生总数(170562人)的53.82%,到国有企业29851人,占17.50%,到科研、教育、医疗卫生单位21021人,占12.32%,到机关、事业单位6057人,占3.55%,到三资企业5077人,占2.98%。 2. 1.3 陕西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 陕西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前四位分别是制造业(25730人、占陕西生源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15.09%)、建筑业(20963人、占12.29%)、卫生和社会工作(15352人、占9.0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969人、占8.78%)。 2.1.4 陕西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 ( 1 ) 从就业率来看, 陕西生源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就业率0.38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低0.85个百分点,本科就业率低0.27个百分点,高职(专科)就业率高1.11个百分点。继续深造的比例低1.77个百分点。 ( 2 ) 从就业流向来看, 陕西生源毕业生在其他企业就业的比例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04个百分点;在国有企业就业比例高0.18个百分点;机关、事业单位低0.13个百分点;科研、教育、医疗卫生单位低0.14个百分点。 ( 3 ) 从就业行业来看, 陕西生源校毕业生在制造业就业的比例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01个百分点;建筑业高0.47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低1.01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高1.14个百分点。 2.2 高校毕业生在陕西省内就业情况 2014年高校毕业生在陕西就业共计158540人,占全部毕业生总数的51.81%,其中,博士生633人,占全部博士毕业生的51.17%;硕士生9472人,占全部硕士毕业生的38.25%;本科生67776人,占全部本科毕业生的44.72%;高职(专科)生80659人,占全部高职(专科)毕业生的62.79%。
表 2.5 各类学校毕业生在陕就业情况统计表
三、主要特点及促进就业的措施 3.1 主要特点。 一是就业质量有较大提升。 2014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业人数比2013年增加7842人,增幅达22.66%;到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由2013年的55.93%下降到今年的51.45%。 二是工学类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青睐。 重点院校的电气、电子、机械、材料、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等专业,就业率超过95%,有的达到100%。省属院校的工学类毕业生就业也明显优于其他专业,高职院校的铁道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 三是综合类本科院校和市属高职院校就业率较低。 这部分院校缺乏行业背景的支撑,文史艺专业毕业生比例较大、女生较多,社会需求较少,就业较困难。 四是陕西籍毕业生出省就业意愿不高。 由于东西部地区工资差距逐年缩小,在外省生活成本较大等原因,陕西籍毕业生大多倾向于在本省就业,出省就业积极性不高。 3.2 我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领导 。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教育厅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主要任务来抓,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从2013年10月开始,省教育厅启动了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校园招聘活动。2014年年初,结合实际对就业工作进行周密安排部署,召开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对全省35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及时研判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措施并加强督促检查。5月13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下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14〕65号)文件,省教育厅对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和政策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意见。 二是完善高校就业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 。 为2014届高校毕业生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91场,网络招聘会19场,中小型招聘会及宣讲会1.1万余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60余万个。各高校充分发挥就业服务主渠道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和基层单位的合作。部分行业性较强的院校利用和行业联系紧密的优势,直接到行业所属的企业收集用人单位的信息,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多数高校与企业建立了就业基地或校企合作联盟,进一步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三是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和“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2014年计划招聘高校毕业生6300人到基层就业。省教育厅积极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计划,招聘2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认真落实部属院校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工作,全省1170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已有98.37%落实了就业岗位;继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1407名大学生已通过体检、政审。 四是着力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 。 进一步完善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 “一对一”帮扶机制,建立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数据库,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制定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就业帮扶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经费补贴等,帮助他们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岗位。积极落实就业见习政策,2014年共安排见习毕业生6702人,发放就业见习资金1902.84万元;有5576名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就业培训;有6343名高校毕业生享受了一次性求职补贴,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累计达到2.42万人。 五是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深入开展 。 配合有关部门制定了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拟创业等实践活动,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宣传创业典型事迹,开展了陕西省第四届大学生创业明星评选活动,推进“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2014年全省对有创业意愿的11598名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开展了创业培训。有2173名高校毕业生享受小额担保贷款。 六是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工作。 省教育厅积极配合人社部门实施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做好未就业毕业生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信息按户籍地进行分解,向每位未就业毕业生发放就业创业政策与服务手册,提升政策的知晓度。要求相关部门和各高校对有就业愿意的未就业毕业生积极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岗位信息,提供创业指导,组织创业培训,继续组织招聘活动。将就业困难的未就业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建立专门台账,继续提供就业服务。 四、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009年省教育厅印发了《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机制暂行办法》,建立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机制。多年来,省教育厅坚持把推动内涵发展作为计划安排的着力点,坚持就业导向作用,充分利用计划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引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不适应市场就业的专业进行及时调整,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2014年的专业设置工作,已经将近三年就业率低于80%的专业进行严格控制,坚决限制或调减明显供大于求的高校或专业的招生计划,引导高校真正把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同时,省教育厅始终坚持招生计划向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倾斜的基本导向,不断加大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计划安排力度,增加考生接受优质教育资源机会。今后省教育厅将通过专业评估的机制,引导各类高校科学设置专业,优胜劣汰,逐步优化高校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省内各高校及时跟踪市场和行业的变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不断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同步,从而不断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同时各高校基本都建立健全了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
原文下载: 2014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本文来源: 教育厅
21.01.2015 01:54
故
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西安光机所有效载荷首次参与空间站科学实验
2022年10月31日,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