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民远在新疆叔父去世 找3个邮局发不了唁电
已经构思好唁电内容,希望以电报这种严肃正式的方式表达对叔父的哀悼,没想到跑了3个邮局都没有该业务了。
人去不了,她想用电报表达哀悼
昨日是市民张女士叔父火化的日子,悲伤的同时,她也觉得遗憾,因为唁电没有能够发送。
60岁的张女士父亲兄弟6人,叔父是最后一个离世的,享年81岁。叔父一辈子都在新疆乌鲁木齐工作,张女士最后一次见他,已是三四年前的事了,那次叔父来西安办事,只匆匆见了一面。
前几天,得知叔父去世的消息后,张女士很难过,但由于心脏不好,她没办法坐飞机前往悼念。“我婶婶爱好写作,我觉得发封唁电会比较正式。”想到这个方式后,张女士就开始构思内容,3月6日想了一天才拟好唁电内容。
3月7日,张女士跑到附近的邮局,被告知已经没有电报业务,随后她又去了北关、钟楼等邮局,这些邮局都已取消了电报业务。下午4时,张女士回到家里很是失落。由于没能找到发电报的地方,昨日上午,张女士将编好的内容以短信的形式发给了婶婶。
仅西华门电信营业厅可发电报
昨日,华商报记者走访钟楼、含光路等多个邮局,工作人员均称已经取消电报业务,“现在都用手机,没必要发电报了。”钟楼邮局工作人员说,偶尔还有人来咨询,但已经很少了。
据了解,西安市仅剩西华门电信营业厅可办理电报业务。昨日,相关负责人称,虽然至今这里仍受理该业务,但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业务。除了航运、气象等个别企业单位在用,公众使用电报就是贺电、唁电,以及企业之间追讨欠款、法院诉讼等。此外,一些偏远的、通不上电话的地方,如果人们有急事也需要发电报来解决。
近日,该营业点的电报机发生故障暂时不能工作,如果市民需要发电报,可前往说明,工作人员会先向目的地发送传真,然后转换成电报,由工作人员递送上门。
对于电报,你的记忆是什么
65岁的陈先生称,电报是“说不出口的急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因为经济紧张又不好意思开口,给远在外地的哥哥发了封电报,说“家有急事,速回”,哥哥回来后了解情况就借了他一些钱让他渡过难关。
39岁的王女士上高中时收到过一封电报,电报送到学校传达室被父亲得知,还以为是遇到什么紧急事情,结果只是同学发来的生日祝福而已,这个小误会也让她对电报印象深刻。
“很复古,只在电影里见过。”27岁的白女士说,她觉得电报虽是过气的通讯产品,但也因其“含蓄”“简练”等特点充满浪漫色彩。
那些逐渐消失的老物件
除了电报,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还有不少逐渐消失的老物件,它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昨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不少市民,看看他们记忆中印象深刻的老物件,是否也能勾起你的回忆。
算盘:它不仅是工具 更是小时候的玩具
30岁的冯先生是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他想到的老物件是算盘。“我们小时候珠算是必修课,算盘打得好又快是件很骄傲的事。”冯先生说,上小学时每个同学都会背个算盘,学习之余还可以玩一种游戏,老师们说学不会算盘长大连账都算不了。后来计算器的迅速发展取代了算盘,会计、收银员都不需要算盘了,学生考试都可以带计算器。但小时候拨动算盘珠子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缝纫机:用缝纫机做衣服是那个时代妈妈必备技巧
81岁的方女士有3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孩子小时候的衣服都是她亲手做的。买一块格子布回来缝纫机上一加工,就是一条漂亮的背带裙。方女士说,那会儿当妈妈的都要掌握这门技巧,也因此特别辛苦,时常需要晚上加班给孩子做衣服。后来市场上的衣服漂亮又便宜,大人小孩都不做衣服了,缝纫机就闲置了。但那台“蝴蝶”牌缝纫机至今还在家里摆着,有时候孙子的衣服破了她还会打开缝纫机缝缝补补。
传呼机:变的是通讯工具 不变的是情谊和牵挂
60岁的赵先生家通讯工具的演变是这样的:上世纪80年代的固定电话,装电话花费3000元;上世纪90年代购买BP机,第一台数字机1000多元。随后,就逐渐出现了大哥大、小灵通、手机等。这其中,最短命的就是BP机,刚开始流行那会儿,赵先生走到哪儿都跟别人说:“有事call我”,只要BP机一响,他立马就得找个公用电话回电,因为电话那头是在等待的人。后来手机出现后,BP机很快就消失了,随之消失的还有遍布街头的公用电话。
赵先生说,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更多方便,虽然通讯工具在变,但不变的还是人们之间的情谊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