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一家6口全是志愿者 近4年时间服务2万人

02.06.2015  20:21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杨凌示范区,就有这样的一个“税务之家”,一家6个人,全 部都是志愿者,父亲罗树勋是志愿服务队发起人,儿子罗永是服务队队长,由父子俩率领的杨凌原始点疗法慈善志愿者服务队,每天坚持为需要帮助的群众免费按摩 推拿,近4年时间服务人数达到2万人次。追根寻源,这一切都是一家人遵循了几代人的家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个特色家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志愿者理念。

自学成才志愿服务社会大众

今年已53岁的罗树勋,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在示范区地税局上班,老伴和儿子罗永都在国税局上班,一家人其乐融融。

2011年,罗树勋学会了一种全新的推拿按摩手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先帮老伴按摩,一段时间以后,老伴多年的便秘竟彻底痊愈了,这样的效果大大出乎他的预料。后 来一家人开始给亲戚朋友推拿按摩,取得的效果都十分理想。一传十,十传百,找他们来按摩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他决定成立“原始点疗法慈善志愿者服务队”,免 费为周围需要帮助的群众推拿按摩。

很多人在这儿做的时候就感觉这种按摩方法很好,这些人回去以后也给家里人做,来这里后还给其他人做。在做的过程中,大家就互相学习,互相切磋,通过原始点疗法慈善志愿者服务队这个平台,大家的关系更融洽了。

就 这样一坚持就快4年了,不论严寒酷暑,每天晚上,罗树勋和妻子、儿子都会来这里为大伙儿服务,许多人来这里按摩以后,深受感动,反过来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 中,把爱心又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现在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36人,成员当中有公务员、教师、医务工作者和在校大学生。

言传身教家风代代传承

随知名气的不断扩大,前来按摩的人也在不断增加,每天晚上2个多小时的推拿按摩,志愿者们常常是满头大汗,手脚酸痛,但是看到人们按摩健身后脸上舒心的笑容,他们心里也有说不出的高兴。

不 为名不为利,为什么要热衷于做公益慈善呢?罗树勋说,这主要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更多的来自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罗树勋的父亲罗生桂是个老革命、老党员, 早年是个地下游击队员,离休前是武功师范学校的书记兼校长。文革中曾被打成右派,1978年恢复工作时,没向组织提出补发工资的要求,只请求把自己身上的 右派帽子摘掉就可以了。让他记忆深刻的是,父亲每次回家后,都要先去见奶奶,先叫一身娘。可以说现在立志做慈善志愿服务,是从小受到爷爷奶奶和父亲的影 响,得益于良好的家教。

一家六个人都是服务队成员

2013年10月13日,经杨凌示范区慈善协会批准,杨凌原始点疗法慈善志愿者服务队在杨凌李台街道办徐西湾村西三街口正式挂牌成立。至此,这里成了杨凌最美丽的 一道风景线……每天晚上7点多,当三三两两的人们陆续来到这里,躺在床上接受免费推拿按摩时,挥汗如雨的人群中不但有罗树勋夫妇,还有儿子罗永小两口以及 女儿、女婿。

也正如罗永所言:大家在这个互相按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这份爱,你帮我,我帮你,当你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也会感到内心的温暖,那种喜悦是发自内心的。

在 服务社会大众的同时,杨凌原始点疗法慈善志愿者服务队也收获了多项殊荣,自2013年起,连续两年受到省上的表彰。今年,罗永被评为“全省优秀志愿者”。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秉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家训的罗树勋一家人,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记者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