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用生命告别
用四十分钟一节课的时间来讲一首古诗,这似乎是大学课堂的教学法。
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文,老师足足讲了一节课。这是小男孩学校开放日的公开课,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的内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很多孩子已经能够琅琅上口的古诗,之于大人,就更是耳熟能详。如何讲才能让大人和孩子都觉得不落俗套?听过课后,我惊觉其实自己从未好好品读过这首古诗,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的“流行”,我们就可以忽略吗?
老师先从离别说起,生活中我们经历过离别,孩子说离别让他心里很难受。语文之美,其实是情感相通之美。诗里有离别、有友情、有繁花似锦的江南春天,有生命中与天地、江水共孤独的大美。
何谓故人?为何“西”辞?题目中的“之”又作何解?何以称“烟花三月”?冬去春来的长江上,为何只有一舟“孤”帆?老师的讲解,有地图、有江南三月繁花如烟似锦的美景,有优雅的配乐,有诗人眼中只有故人之帆在长江上渐行渐远的主观诗意。由此延伸,又讲到诗作者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请学生上讲台分别扮演孟浩然和李白;继而讲到古诗中离别的句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什么样的景色?
一节课,一首诗,丝毫没有枯燥的感觉。老师对应古今,说今天天涯的距离只是咫尺,我们手指一动,可以给很多亲人的微信点赞,给很多朋友送上祝福,可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到底是远了还是近了?古人的离别,咫尺也是天涯。一旦离别,古人是在用生命和朋友告别,充满了仪式感。所以,古代诗词里,离别的题材成了主流之一。
课的内容,不知坐在我身边的小男孩能够吸收多少?可是我知道,好的语文老师都会在孩子心中悄然埋下人文种子,我坚信这颗种子今天已悄然生根,静待花开。因为,我忘不了已然去世的初中国文老师陈伯辉先生,用一星期时间给我们讲一篇《杨修之死》的课文;我忘不了跟着读大学一年级的姐姐混进语文公开课堂听元曲《西厢记》,读到“碧云天,黄花地”时的“惊艳”……这些,在今天都化成了我文字的养分。(摘编自澳门日报 作者:穆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