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导报:渭河治理绘就千里“安澜图”

18.07.2015  10:25
          渭河治理,既定的五年目标提前半年基本实现,背后有怎样的艰辛付出?通过治理,具体取得哪些成效?工程建设有何创新突破?巨额资金从哪里来?后期还将开展哪些工作?7月6日至8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渭河与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得出答案。

              投劳17.5万人驻地部队参与建设   

          记者从省治渭办获悉,渭河综合整治工程自2011年2月开工以来,沿渭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进度,先后投劳17.5万人、2203万工日,施工机械27270台、1619万台班。

          在工程建设期间,广大水利、治渭工作者多次开展劳动竞赛和“大会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如渭南市治渭办总工程师高稳生、扶风县水利局治渭办常务副主任黄平等人,积劳成疾,献出生命。同时,驻地部队主动请缨参与工程建设,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全力支持,形成渭河治理的强大合力。

                全线防洪能力大幅提升带动产业聚集     
   
          渭河整治的第一大目标就是建设堤路结合防洪体系,把渭河打造成关中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和堤路结合的滨河大道。

          记者从渭河上游宝鸡高新区段至下游渭南潼关段入黄口一路走来,看到一条条端直宽敞的防洪大堤坐落在渭河两岸,目前630公里堤防主体已全部完成,千里“安澜图”已具规模。

          “以前‘天下雨、人上堤’,在政府组织下巡堤查险已是多年的习惯。现在即使遭遇5000立方米/秒流量的大洪水,整个渭河下游也会安然无恙。”渭南市水务局局长刘振强说。

          据了解,治理后的渭河城市段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了100-200年一遇,其中西安市城市段达到了300年一遇标准,农防段从5-20年一遇提高到了30-50年一遇,全线防洪能力大幅提升。

          此外,渭河治理带动了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一批高效农业、低碳环保业、傍河小城镇、工业园区生态经济区等开始沿河布局。如,依托渭河治理,眉县县河向渭河边靠拢,县城面积扩大5.6平方公里;西咸新区依托渭河治理,成为西北首个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沿渭重点小城镇由最初确定的4个增加到8个。

          突破单纯治理模式融入历史文化

          这次渭河治理,突破了以往单纯工程治理模式,坚持综合性全面整治,这在陕西历史上前所未有。通过加固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滩、水量调度、绿化治污、开发利用,实现了渭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充分挖掘沿渭各地历史文化融入渭河治理。在景观设计上,宝鸡反映周礼文化、杨凌反映农工文化、西安反映汉唐文化、咸阳反映秦文化、渭南反映三圣文化。在宝鸡渭河秦川起始段、西安段、潼关入黄口三个关键点,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着力突出水与历史、文化结合,通过雕塑、石刻、历史遗迹等把这些关键点打造成渭河人文景观工程,提升渭河文化魅力。

          中省补助市县为主也有社会资本投入

          目前,渭河综合整治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10亿元。这笔资金从何而来?

          据省治渭办专职副主任党德才介绍,为切实保障渭河全线整治的资金投入,省上坚持争取国家投资、省级财政补助、沿渭市县筹资、经营性资产抵押贷款、整合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并重,概括为“中省补助、市县为主、各级共同发力”。

          资金具体来源为:国家投资20.7亿元、省级补助资金49.3亿元、沿渭市县筹措资金23.7亿元、银行贷款36亿元、社会投入26亿元等。

          后期主要开展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

          “渭河综合整治工程竣工后,后期将主要开展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党德才说。

          在渭河生态区建设中,要把两侧堤防以外1500米左右范围划定为保护带,重点开展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水景观提升,打造关中中央水生态公园。

          在继续加快渭河综合整治后续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以水利项目为带动,挖掘沿渭各段的自然形态和历史文化,把渭河打造成“景观河”和“致富河”。建设的重点是,以生态保护、生态文明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健身、观光农业、高效示范农业和生态旅游为目标,将优质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带动沿岸产业升级和周边重点城镇和村庄整体转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