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进行动态调整 新递补五名镇

18.06.2016  19:07

  马栏生态小镇一角(资料图片)

  6月16日,全省文化旅游名镇(街区)观摩推进会在商洛镇安召开,对我省文化旅游名镇进行了动态调整,淘汰了5个发展较慢的小镇,新补充了5个建设成效显著的建制镇。

  我省文化旅游名镇从2013年7月启动建设以来,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累计开工建设项目1267个,完成投资97.07亿元,其中2015年度完成投资35.97亿元。实现旅游人数3117.8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7.84亿元,创建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10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的品牌效应显现,大部分名镇都已成为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为实施老区保护修复,综合环境整治,配套设施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加快现代建筑改造,全省遴选了108名专家开展一对一指导,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和文化特色,各镇初步形成了红色教育、宗教历史、自然生态、边塞风光等特色城镇雏形。

  此次会议对我省文化旅游名镇(街区)进行了动态调整,淘汰了2015年综合考核后5名的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分别是蓝田县葛牌镇、汉阴县双河口镇、周至县厚畛子镇、永寿县永平镇、神木县高家堡镇。同时,从近年来建设快、有潜力、影响大的建制镇中遴选递补5个。新递补的五个镇分别是西乡县骆家坝镇、延川县文安驿镇、佳县佳芦镇、旬邑县马栏镇、丹凤县棣花镇。

  进入“十三五”,文化旅游名镇依然是全省住建行业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名镇要对原有建设规划进行修编,新调整的5个镇要编制建设规划。同时要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特色,按照特色村庄、一般村庄、分散型或规模较小村庄三类对镇域内村庄提出农房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对核心景区、特色街区、特色村等重点地区开展城市设计。要打造特色街区,深入发掘、充分体现地域风貌特色和文化内涵,年底前各镇要建成一条传统特色街区,形成1-2个参与型项目,1-2个特色旅游线路和一批特色旅游产品。

  此外,以镇区为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道路、供水、供气、管网、绿化、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壮大旅游产业。今年起省住建厅将加大对旅游人数、人口聚集、地市配套资金等的考核,对创建成4A级景区的予以加分。(记者 王嘉)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来源:三秦网    编辑: 韩睿 分享到: 西部网内容微首页 网站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