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吴起大变样 长征精神鼓舞着吴起人建设家园

23.10.2016  03:33
核心提示: 10月13日~10月16日,由中宣部组织的“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在延安市吴起县举行。来自中省市2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采访团参观了吴起革命纪念馆,胜利山纪念园,切尾巴战役旧址,铁边城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河西台移民搬迁点,大吉沟森林公园,吴起县第一中学,吴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等,近距离的走访了解吴起县近年来的变化

10月13日~10月16日,由中宣部组织的“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在延安市吴起县举行。来自中省市2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采访团参观了吴起革命纪念馆,胜利山纪念园,切尾巴战役旧址,铁边城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河西台移民搬迁点,大吉沟森林公园,吴起县第一中学,吴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等,近距离的走访了解吴起县近年来的变化。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这是1935年10月25日上午,毛泽东在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今年62岁的延安市吴起县人黄永旺研究长征已有十几年了,10月14日,在吴起县胜利山的杜梨树下,黄永旺告诉记者,长征精神是追求革命的理想信念与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至今鼓舞着吴起人建设家园”黄永旺说。

今日吴起大变样

“来年一阵大黄风,从春一直刮到冬。”这是吴起县民间的一句俗语,形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10月14日,记者一行来到吴起县,沿途看到的都是满山绿植,纵观吴起县全貌,全然是另一番模样。

吴起县处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解放后,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当地群众为了繁衍生息,广种薄收,年年开荒种地,漫山放牧,一度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恶性循环的“怪圈”,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年年造林不见林,岁岁栽树不见树。如何说服老百姓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同样是一场艰难而又漫长的“硬仗”。“这个地方不搞造林,30年以后还是这个样子。”吴起县林业局局长吴宗凯说,1997年底,全县人口11.8万,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85万亩。1999年,吴起县确立了全县一次性退耕25°以上坡耕地155万余亩,仅保留了33万亩耕地,并率先启动了还林还草工程,打响了吴起县退耕还林的“第一枪”,也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的一面旗帜。至今,吴起县已完成退耕还林244余万亩,植被覆盖率达72%。

实施15年免费教育

吴起深处偏远的大山深处,人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更加迫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07年,吴起县首次提出12年免费义务教育口号,把教育硬件设施与软件配套纳入“民生工程”予以实施,高中阶段纳入免费教育计划。2010年,吴起县再发力,将免费义务教育范围延伸到15年,对所有学龄前儿童上幼儿园的费用实施“一免三补”。

“在吴起上学,背个书包就可以了。”吴起县第二小学校长高光东说。今日的吴起,没有一个孩子会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吴起县第二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现有教学班51人,学生2515名,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651名。据高光东介绍,在原有“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发展为“五免一补”,即免学费、课本费、取暖费、住宿费和信息费,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以及营养计划两项加起来,学生在学校吃饭问题也解决了。此外,学生在学校还可免费洗衣服、洗澡、理发。

经济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实施免费教育是吴起县教育强县的重要举措之一,其背后是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2007年以来,全县共投资免补资金5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3.62亿元。2015年年底,吴起县率先在延安完成脱贫任务。但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调整,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以石油产业为支柱的县域经济模式也面临着艰难的转型。

10月15日,吴起县经济发展局局长贾治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4年吴起县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2015年28亿元,今年预计在15亿元左右。“吴起县经济经历了‘井喷式’增长,如今又遭遇‘断崖式’下跌。在这种形式下,经济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贾治乾说。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继续稳油增气,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壮大现代服务业和民营经济,积极培育发展旅游业,将是吴起今后五年实现经济转型,增强县域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

本报记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