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去哪儿了?—新华社记者用微信群聊“年味”

23.02.2015  11:32

    

    原标题:(羊年说年味)"年味"去哪儿了?—记者群聊“年味

    新华社兰州2月21日专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年味:难得一尝的美味,亲友团聚、“繁琐”的年俗、童年的记忆……春节期间,家在全国多地的新华社记者用微信群聊年味,我们把这些内容整理成文,看看他们的“年味”。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年味,因难得而可贵】我老家青海平安县,过年前十来天,家里就开始采购年货,爸爸负责卤肉,熬煮要一天,妈妈和几大盆面,炸油饼、麻花,也要忙活好多天。现在过年好方便,鼠标一点,衣服、食品、甚至窗花,都能送到家门口,从前蒸炸卤煮都变成了拆包裹。

    网上有一段吐槽,问:“如何能像以前一样有年味?”答:“一年不买衣、少吃肉,几乎不跟亲友联络,不看任何娱乐节目。”过去过年很麻烦,但只有把它们一一完成,才算过完年,没有过程,年就没味了。

    【新华社记者陈俊:年味是乡愁】在南京,乡村到了春节变得热闹起来,最亲切的是故人重逢的寒暄声。儿时的青壮年现已成垂垂老人,但一见面仍能清楚地唤起我们的乳名。若有孩子忙得回不来,总不忘补上一句:“我和他妈身体都好,孩子们不用年年折腾往家赶。”可眼里分明闪过一丝失望。若说起近年离世的某某老人,也不禁欷歔不已。这是对乡愁的留恋,这是年味!

    【新华社记者谭飞:年味是记忆】在我家乡湖南澧县,年味是请来的杀猪师傅杀完年猪,腊月里每顿饭开始飘起的肉香;年味,是一家人有说有笑,忙活着自己熬糖、炒米泡、做豆腐、打糍粑,好似唱念做打演一出戏;年味是孩子们总有吃货的衣兜,是随时可能扔出的鞭炮。

    【新华社记者肖正强:年味是礼节】在我老家甘肃陇东,拜年就是扎扎实实地磕头,从大年三十到初一,到10多个爷爷、20多个叔叔伯伯家,挨家挨户地磕头。过年的时候,还要开“家族会议”:德高望重的长辈聚在一起,对族里的大事小情一番“拿捏”。谁家不孝顺,谁占了邻家的地,谁家不愿承担祭祖的义务……有此行为的,都要被训诫一番。现在年轻人长大成人,不再经常回家,老家的拜年习俗被除夕夜的“家族会议”叫停,“家族会议”也逐渐式微,“”已不似过去那样肃穆。

    【新华社记者张文静:年味消失于真诚】今年春节,我家乡陕西三原县的不少长辈“吐槽”:亲朋好友聚餐不再如以前有“年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少人怕麻烦:洗菜、切菜、做菜、洗碗,有了在外消费的资本,可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似乎是为了完成一项“礼尚往来”的差事,过年相聚缺了久违真诚、热闹和温馨。

    【新华社记者姜伟超:年味是时光】我老家山东潍坊,年味从腊八那天开始,置办年货、买新衣服、买鞭炮,然后送灶神、大扫除……“穿新衣吃水饺,放着鞭炮满街跑。”这样的年味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开学。

    转眼20多年过去了,我在西部城市求学、工作、成家。“”由一个月变成了3天,由红红火火团聚,变成了打给父母一个拜年电话。年味变淡,无忧无虑享受年味的心态没了。工作、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孩子……成了日常工作的全部,直接决定着年味的浓淡。

    【新华社记者张钦:年味是童年】在甘肃陇西县过年,难忘数十上百位族人亲戚迎请祖先,群发压岁钱,还可以偷吃供桌上难得吃一次的贡饭和糖果——这被视为多子多福的天伦之乐。现在住在县城,过年不再迎请祖先,但依然会把姥姥、姥爷,奶奶、爷爷的照片摆在客厅,摆上水果茶饭一起过年。孩子们不再嘴馋偷吃贡饭,只会好奇地盯着一张张照片看,问:“太爷爷、太奶奶真是住在照片里吗?他们真的会吃掉碗里的饭吗?

    【新华社记者梁军:最怕“春节赶”】抢头炷香,走村串户拜年……小时候,过年很从容,现在却是各种“春节赶”。父母安排的相亲平均每天一场,各类聚会盛情难却,聚会开始一会儿就开始看手表,不忘赶下一场聚会……城市中奋斗拼搏,逃离不了房价、婚嫁、就业,这让我们的年青一代深感焦虑,本想在7天假期享受年的乐趣,不料被成长的烦恼“绑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