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近年来,咸阳市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2014年9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咸阳市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支持咸阳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等纳入省市两级工作层面,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市上成立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市级主要领导多次调研知识产权工作。
提升质量效益,支撑创新驱动。咸阳市积极谋划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总体布局,出台加强和改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启动专利“清零”和专利“助长”行动,制定专利申请资助和奖励政策,知识产权奖励体系进一步完善。编制《推进电子材料产业成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工作方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创新链关键节点部署专利,强化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
规范执法保护,推进依法行政。强化专利行政执法,采取日常专利执法与专项“护航”行动相结合、商场自查与专利行政执法人员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专利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专利商品管理制度,规范专利标识标注,积极探索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县——武功县开展了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试点。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运行机制,加快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全市共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23起,调解专利纠纷3起,结案率100%。
推进文化建设,营造创新环境。扎实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和专利战略实施,出台一系列激励和保障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的政策文件。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积极引进和培育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企业专利申请质量,开展专利专题培训和咨询上百场,组织各类培训27场次,累计培训13037人次。举办“我爱发明”工业创新设计大赛,开展“入企入园”活动,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培训,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宣传政策法规。
2014年,咸阳市实际完成专利申请2049件,同比增长34%,授权量1110件,同比增长26%,分别完成省考任务的128.1%和123.3%。咸阳市专利产品产值年均增长15%,发明专利“步长脑心通”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