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十二五”期间城市建设硕果累累

25.03.2016  09:51

  路网改善成效显著,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完成投资约12.2亿元,实施秦都桥、渭城桥回购,建设中华西路、上林南路、劳动西路等16条道路,新增道路16.92公里。目前全市共有城市道路182条,长330公里,面积970万平方米,人行道228.3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2.57平方米。完成渭城桥引道、安定路等40多条道路排水改造,逐年打捆实施主城区80余条背街小巷及30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道路展宽渠化14项,人行天桥4座,打通友谊南路、铁江嘴路、建民路、沈平路等一批断头路,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

  美丽咸阳建设效应明显,西部绿城初见成效。完成投资约4.75亿元,实施完成了千亩绿林(北板林苑)、人民广场改造提升等57项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209亩。目前全市共有绿化面积694万平方米;绿地率33.63%,绿化覆盖率38.35%,人均(以市区人口78.34万计)公园绿地面积8.86平方米。继2010年4月荣获省级园林城市后,2014年9月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现了市域园林城市(县城)全覆盖。

  城市照明更加靓丽节能,咸阳夜色更显迷人魅力。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三座桥梁亮化、单灯节能等70余项道路景观亮化及照明改造工程,城区累计安装路灯1.5万余盏,安装路灯专用变压器10台,安装路灯控制箱16台,敷设路灯线路60多公里,确保了城区主干道亮灯率达到98%以上,设施完好率95%以上;在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大力推动新型节能光源照明,安装率99.5%,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

  环卫事业扎实推进,城市更加干净亮丽。完成投资4.3亿元,建成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被住建部评为国家一级填埋场;建成粪便无害化处理中心,全省首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连续五年超过省考指标。先后被住建部等部委确定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严格落实作业规范,道路清扫保洁从人工干扫转变为机械洗扫,十二五末城市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8.55%;五年来,城区环卫机械车辆由82台增加到177台,道路清扫面积由639万平米增加到830万平米,连续10年成功举办环卫工人节。建成垃圾中转站20座;设置环卫工人休息室76个。2011年7月实行城区公厕免费开放,各类公厕数量从2011年的199座增加到2015年的323座,2014年获省住建厅“公厕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大幅提升。全面推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了城建数字化管理二级平台,多渠道与市民沟通,共建共管,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加大巡查、督办力度,处置市政设施问题过万件。精心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238件,处理“市长信箱”、12345便民服务平台意见建议3000余件,做到100%回复率。2014年底开通咸阳城建官方微信平台,累计发布图文信息近150余条。全力做好系统承担的创国卫、省环保模范城市的各项任务,顺利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环保模范城市。

  城乡创建局面喜人,硕果累累。县市区绿化工作成效明显。长武县投资8400万元,实施了293亩的应急避难广场工程,填补了长武县有史以来无大型综合性公园、避难广场的历史;彬县投资2.54亿元,建成了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与一体的泾河南岸诗经风情园景观项目;永寿县采用多元化投资机制,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庭院社区配套绿地建设,优化县城整体绿化布局,效果凸显;兴平市投资5800万元,建设了总面积约16.73万平米的莽山水景公园,增加了城市灵气,改善了区域人居环境;三原县投资1.52亿元实施清河湿地公园城区段改造工程,总面积675亩;淳化县超前谋划,聘请知名度高的规划院编制景观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县城绿化布局渐趋合理,绿地系统更加完善,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奠定了扎实基础;泾阳县积极探索市场化养护管理机制,推行了城市绿化管理改革新思路,大胆尝试财政供养变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