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咸阳市始终把“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人在城中、城在林中”作为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并于2014年9月,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截止去年年底,该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21%,绿地率33.49%,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63㎡。
绘制幸福蓝图 形成创建机制
据了解,咸阳市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带动城市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也作为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和文明素质、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的有力抓手。围绕“绿色低碳、集约智能、环保温馨、生态美丽”的建设原则,积极探索,奋力实践,持续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以市创建办为核心,该市城建局为主体的创建工作实施小组,统筹协调、认真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多次召开创园任务部署会,研究解决创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夯实市级各部门及相关单位创建责任,并深入创建现场跟踪问效,促进创园工作力度,推动了创园工作稳步实施。
打造绿化景观 嵌入文化元素
按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突出特点、打造亮点”的新思路,咸阳不断增加城市绿化总量,提升管护质量。积极实施“三万”工程(万亩绿林、万亩水面、万亩花卉),持续开展城市大绿、周边建绿、游园添景等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先后建成了公园广场19个,大型城市绿地21处,小游园街头绿地60余处,综合性公园4个。新增绿化面积1120亩。
此外,该市还将老、旧小区绿化提升改造纳入市区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养花植树,我为咸阳添绿色”和“养花能手评比”等活动为抓手,抢抓春季绿化时节,开展绿化整治活动。以植物造园造景为手段,积极实施鲜花上路绿化辅助工程。新建了北平街、东明街牌楼;在步行街、市区广场等处布置了人文民俗小品主题雕塑;在咸阳湖景区建成郁金香、牡丹、等花卉观赏园。
改善生态环境 增强承载能力
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咸阳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污染治理,制定了《“七河一渠”还清计划》,全面落实《渭河咸阳段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大力推进跨境、跨流域环境同治,积极与西安市协商,编制了《西咸沣皂河水系污染防治规划》。对渭河、沣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建成1500亩的芦苇湿地。积极开展“环保扫黑”行动,禁烧秸秆、治理尾气和扬尘,市区空气质量持续好转。近几年来,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17天。
目前,咸阳市区建成东郊、西郊、南郊和过塘污水处理厂4座,日处理污水37.9万吨,新建一类、二类公厕182座、垃圾中转站22个,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35%。供热分户计量收费面积达264.13万平方米,达供热总面积的36.4%。
强化日常管护 巩固创园成果
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咸阳坚持一手抓绿化,一手抓管理,按照“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的管理要求,切实巩固和提高绿化成果。突出常态管理,出台《咸阳市绿线管理办法》、《咸阳市城市园林绿化施工验收规范》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突出精细管护,开展“三基知识”培训,提高行业业务技能,实行定岗定人定区域,定标准定目标定责任的精细化管护机制;突出以法治绿,严格查处城区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绿化达标情况和绿色图章制度落实情况,采用定期检查、绿化补偿、媒体曝光、评比通报等手段,严查各种毁绿损绿、侵绿占绿的行为,保护城市绿化成果。
下一步,咸阳市将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咸国际化大都市、西咸新区建设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和谐工程为先导,以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以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和文明素质、改善投资发展环境为抓手,坚持"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努力建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咸阳。(胡怡)
【全省住建系统经验交流系列报道二十三】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