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项目聚势,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今年上半年,咸阳市高质量发展捷报频传:地区生产总值1118.44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居全省第二位;53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04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8.9亿元,共完成投资201.5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5.25%;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5.1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1.95%,比去年同期快12.43个百分点……
咸阳市坚持“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以项目支撑发展、促进转型、改善民生,项目建设劲头越来越足、盘子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为新时代咸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抢抓秦创原机遇,创新驱动发展
7月的咸阳,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我国自主攻关、自主研发的首条航空级钛合金棒线材先进生产线已实现量产。随着终端产品进入最后验证阶段,陕西天成航空材料公司成为全球第3家掌握此项技术的企业。
“重点项目建设是带动城市发展的强大支撑,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动力。”咸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毛建荣说,作为高新区的重点项目之一,年产1万吨航天钛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条效率高、质量好、成材率高、成本低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线,填补国内高端钛合金产品的空白。
为探索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促进“两链”深度融合发展,6月16日,咸阳市举办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与陕西闪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20家企业高校院所签订协议,项目涉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4大领域。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是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平台,咸阳作为核心区,既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咸阳市将把握大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抢抓难得机遇,突出科技创新,在参与建设和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上走在前、作示范。”咸阳市委书记杨长亚说。
“亩均论英雄”,产业结构迈向高端
在7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项目观摩中,位于咸阳的陕西长风动力新能源锂电池PACK项目数据亮眼:2020年实现产值14.54亿元,亩均产值达5102万元,能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该项目是咸阳市继“雷丁秦星新能源整车”项目引进以后,又一个重要配套产业。通过强链、补链、扩链,努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咸阳市先后引进了六元碳晶负极材料、芯电新能源等50户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业集群的雏形基本形成。
针对部分产业品牌影响力不够、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产业聚集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咸阳市加快孵化器和科技平台载体建设,不断加速“两链”融合,带动咸阳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跃升。
咸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对标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强化“亩均效益”和投行思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实施一批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发挥资源禀赋,打造区域优势产业集群
7月20日,烈日炎炎,高温酷暑之下,三原县伊利绿色生产及人工智能技术升级项目现场,伊利集团最高端的利乐冠安慕希常温酸奶等10条生产线正加紧建设。
近年来,咸阳市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打造更具竞争力、带动力的区域产业集群。泾阳茯茶创业园、清河食品工业园就是其中的典型。
按照“政府引领、企业主导、龙头带动、集群发展”的思路,泾阳县投资3.4亿元,建立了集茯茶科技研发区、生产区、深加工区、研学民宿区等为一体的茯茶创业园。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1家,2021年底园区全部建成后,茶叶年产量将达4300余吨,产值达到9.46亿元。
三原县打造了清河食品工业园,重点布局乳制品及饮品等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形成以伊利、娃哈哈、达利园等为龙头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工业园现有规模企业35户,年产值140亿元,是三原当前的首位主导产业。
编辑:张楠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