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唯物史观旗帜 向历史虚无主义亮剑
9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作主旨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主持开幕式。中央编译局局长贾高建,天津市社科联主席、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慎明,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沙健孙等学者作大会发言。
王伟光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84周年的日子,举办首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对进一步推动史学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举唯物史观旗帜,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加强史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史学研究,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王伟光指出,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赋予人类正确认识社会及其发展历史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没有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人们对社会生活及其历史的认识还会在黑暗中摸索。
王伟光指出,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功运用唯物史观指导的产物,是唯物史观与当代时代特征、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准确把握国情,顺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运用唯物史观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典范。
王伟光指出,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是指引史学研究的可靠指南,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王伟光对与会学者提出三点希望。第一,要高度重视学习和运用唯物史观,以指导史学研究。开展史学研究,就要观察历史、分析历史、认识历史、总结历史,而这一切又是为今天的现实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第二,要把唯物史观当作研究的指南,决不能当作现成的公式或教条套用。第三,要加强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为丰富、发展和创新唯物史观作贡献。
王伟光希望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形成惯例,办成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精品论坛。
高翔在主持开幕式及参加小组讨论时指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和旗帜。中国的现代学术,特别是历史科学,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近百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们,按照唯物史观指引的方向,以严谨求实的学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以宏大的学术气派考察了人类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比较准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演变的一般规律,特别是揭示了中国社会既遵循人类社会演变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独特历史发展道路。
高翔说,最近几十年,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得到发扬光大,但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目前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出于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别有用心的政治目的,用精心挑选的历史碎片歪曲、篡改和伪造历史,不但背叛了历史学的科学精神、科学原则,而且误导民众、毒害社会,需要高度警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教科书必须呈现真实的历史。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旗帜鲜明地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术的优良传统,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敢于发声、敢于亮剑。
高翔提出,历史研究要有三个眼光:长时段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真正的历史学家一定是深谙哲学的思想家。不能简单地讲实证;实证不等于历史学;实证只是历史研究的手段。求真、求是、经世才是中国史学的传统。要站在人民的立场,把历史还给人民。
高翔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意在共商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百年大计,共同探索当代中国史学面临的时代课题,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辨析原理,明得失、定是非,在重大理论和原则问题上,清晰而响亮地发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声音。
贾高建在致辞中表示,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领域的客观规律,为解开历史之谜、认识社会历史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真理性,虽然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历史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但这些基本原理并不过时;无论是史学研究还是当代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都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但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所谓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种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长着的活的学说;要不断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自身的研究,使之始终保持内在的生机和活力。
薛进文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唯物史观对于认识历史、创造未来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强调只有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牢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开创明天。深化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必须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弘扬中国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历史研究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当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问题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批判和摒弃历史虚无主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当代中国史学工作者的贡献。
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国社科院及一些基层单位的105位学者与会交流。学者们就“当今历史虚无主义及其危害性”、“阶级和阶级斗争再认识:历史与现实”、“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社会形态演进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四个议题,共提交97篇论文,其中既有宏观的理论探讨,又有实证性的具体研究,体现了新时期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繁荣发展的基本状况。特别是青年史学工作者的论文,体现出深厚的理论思维功底与高超的研究水平,受到与会老专家们肯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史学专业的上百名研究生与会旁听。同学们表示,参加论坛旁听与研讨,具有课堂学习不能替代的好效果,对于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习、研究和应用,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积极引导和激励作用。本届论坛的详细成果,中国社会科学报将陆续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