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万众一心 确保南水北调水质清澈

10.01.2015  12:15

  商洛 万众一心 确保南水北调水质清澈

  ——商洛“丹治”工程项目区经典流域见闻

  今天,当你漫步在宁静、美丽而迷人的商洛市区时,你会发现,这座秦岭腹地的山城最醒目的地标不是别的,而是从她身边缓缓流过的丹江——这条清澈河流岸边上的7个巨大的汉字,它通体中国红:一江清水送北京。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首次在国家级重要水源区实施的水土保持专项工程”。该工程自2007年启动后,数年来,商洛这座丹江发源地的城市为了这7个汉字的承诺,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近日,记者在商洛“丹治”工程项目区的走访中,感触颇深。

  秦岭里一村“客家人”精心守护着丹江源头

  闵家河流域是商州区的一条经典流域。只要你进入这条流域,任何人都会有一种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更何况是在深秋这样的金色季节。潺潺流淌的闵家河两岸的山上,树木繁盛茂密。绿的松柏、红的枫叶、黄的橡树、白色成片的尖尖草……在蓝天下随风摇曳。通向流域深处的路旁,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叶子已落尽的枝头,河畔、屋前用石块垒起的不同形状的“石窝窝”里,长着一簇簇鲜嫩诱人的白菜、大葱、萝卜……老者们悠闲地晒着太阳,他们身后白色的屋墙上,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和火红色的辣椒串。

  当车子行进至流域深处时,一个别致的山寨门令我们惊讶地走下车来,寨门上醒目地写着:丹江源梁坪村客家山寨。“这里怎么会有客家人?”随行的商州区水务局局长樊明涛告诉我们,这个近800人的村寨是清一色的客家人。据说他们是清乾隆年间,因兵患水患迁至这里,代代繁衍,直到今天。他们之间说话,当地人是听不懂的。这个寨子的领头人、村党支部书记张述正告诉记者,一个是客家人天然的热爱自己和祖辈们所生活的这片山岭;另一个是政府“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宣传已深入人心,因此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明白:这里所孕育的江水,最后是要流到北京的。因此“刀锯不上山,垃圾不进河”已成为我们这里的民风。至于“丹治”工程,我们寨里凡是能参与的人,几乎全是精雕细刻。

  “真希望贾平凹今天能再回陈家沟流域看看!

  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家乡就在今天令人伸拇指的陈家沟流域。昔日曾与贾平凹在陈家沟流域里的苗沟水库一起喊过号子、打过夯的许家沟村村文书徐世民感慨道:“那时这沟里是什么样子,现在这沟里的变化可就大的没样子了,真希望贾平凹今天能再回陈家沟流域看看!”常年在外打工的许家沟村村民许安泰告诉记者:“现在这里是一年一个样。你要是不常回来,可能都回不过神来。山上有生产路,村里更有水泥路。你看每家门外的篱笆内,有月季、菊花、芭蕉……现在不仅房子是水泥房,院子也都成了水泥院,且户户有沼气,再也无需上山砍柴了。

  据丹凤县水务局局长张孝义介绍,过去这里满山坑坑洼洼,放眼望去全是“巴掌大”的地块,自2008年工程实施以来,这里“小块”变成了“大块”,“坡地”变成了“平地”,加之配套了水利设施,昔日连牛都转不过身的这1200亩贫瘠的坡地,不日便成了平展展的石坎梯田。这里,一夜间竟成了黄金宝地。不久,丹凤葡萄酒厂一眼就盯上了这里,且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对这1200亩石坎梯田一次性租赁20年。消息传开后,素有“泥瓦匠村”之名的许家沟村,一下子欢呼了起来!“过去产粮极少的坡地,现在每年竟能给500元‘干票子’,出去打工心里还会有什么不踏实!

  农民笑了,生产、生活环境改变了,过去进入丹江的2000吨泥沙没了踪影。这就是今天的陈家沟流域。

  桃花谷水保工程在暴雨洪灾中竟成了农民的“保命”工程

  “石坎梯田就像一个‘巨大的筛子’,使冲下山谷的巨大石块在此被层层拦截,能滚至山下村落的已寥寥无几。然而,未治理的相邻的大柴沟流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20-50吨重的巨石群,从山顶向下长驱直入……那个惨啊!所以治理与不治理是天壤之别。”地处桃花谷流域内的竹林关村村主任丑建民,提起“7·23”泥石流灾难,就是这样一番感叹。

  7月中旬以来,陕南地区出现较大范围持续降雨,10多个县(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水袭击。为了全面掌握水土保持工程的受损及效益发挥情况,8月上旬,省水土保持局派出调查组,分赴受灾严重的丹凤等6县(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水土保持工程在特大暴雨灾害中尽管也遭受到很大程度损坏,但在缓洪减沙、阻挡泥石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却彰显出巨大的威力。在受灾严重的丹凤县调研时,许多乡镇干部和群众动情地说,没想到水保工程在这次暴雨洪灾中竟成了老百姓的“保命”工程。

  桃花谷“丹治”工程,在泥石流灾难之前,是丹凤县丹治工程“清洁型流域”的示范工程。为尽快恢复桃花谷水毁工程,县政府要求迅速启动灾后恢复工作,决定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为灾后重建,恢复至灾前水平;二期工程为生态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美化,目的是为把竹林关建成集旅游、休闲、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竹林关人家”打好基础。

  乐观自信的县水务局总工程师胡书堂告诉记者,一期工程现已完工。投资350万元的二期工程,11月下旬动工,明年3月底前一定高质量完工。

  “金皇沟工程景色”是水保人一生的梦想境地

  这个似水粉画一样的田园风光,位于商漫高速山阳县以东约13公里处。凡是来这里参观过的专家和领导,无一不对这里的工程景致发出啧啧的赞叹。去年9月,从事了大半生水保工作的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生态处处长李孝地观看了此工程后喜悦地发出感慨:这里,简直就是水保人一生的梦想境地!

  金皇沟三面环山,山的高处是密植的松柏和核桃林,山的腰部是蔓延曲折层层向上的石坎梯田;山的沟坡处,有各种各样的谷坊(拦泥沙的小坝);山的最底部是伸向沟外蜿蜒的排水渠。渠旁和梯田间有生产道路,向远眺望有蓄水池,向下俯瞰有沉沙池……

  正在田间为亲戚帮忙犁地的邻村村民苗流汉歇息时一脸羡慕地告诉记者:“鹃岭村沟口的人,真是福气啊!他们在田里,再也不会像我们还要担呀,挑呀,收割的粮食用车子一气就可以拉到自家的院里。你看人家的地,现在全是梯田,厚厚的活土层一下子就稳住了。雨小了,走不了;雨大了,就排走了。多保墒啊!我们现在只能种‘一料子’,而人家现在是‘两料子’啊!……啥时候工程能到我们那里就好了。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高级工程师刘利年今年在检查这里的工程建设时指出:“金皇沟是陕南土石山区综合治理程度最高的示范点,希望照此模式继续扩大这里的工程建设规模。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未来的“真正英雄

  谁都知道,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开园的时间,是今年9月16日,但那一天没有开园。现在更多的人知道它已推至明年5月1日。对一个在当地影响如此重大的活动进行时间上的更改,这对于那里的“决策者”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就好似要让他们更改奥运会的开幕式时间一样,太难抉择了!

  让决策者们无奈到如此地步的唯一理由:即今年7月发生在那里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观光旅游所必需的最基本元素:盘山道路、各种各样的旅游设施……受创的程度极为严重。“雨大的,许多山像被剥了山皮一样,连树带泥沙一起向下倾泻……如果没有山下工程上的防洪渠,损失可能会更大!”天竺山脚下僧道关村村民徐大材目睹了那一场灾难,在接受采访时,徐大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

  谁都明白,任何级别的森林公园,均是以其独到特有的自然景观吸引天下眼球的。她的魅力是无法克隆和复制的,是唯一的。一旦开发成功,就会像黄山、泰山和张家界一样,游客源源不断。它不是人为的,是天然的,那么它的天敌也一定来自于大自然。地震不说,暴雨洪灾应是最频繁的。因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它的“真正英雄”应该是“强大的排洪系统”。如果这个系统“”,一遇暴雨灾难,毋庸置疑,几乎所有的旅游配套设施定会黯然失色,经济和声誉的损失暂且不说,无奈地关掉山门,那一定是必然的。黄山、泰山、张家界会如此吗?

  离开天竺山前,当地水务局局长江忠庭告诉记者:“现在,所有高标准的排洪系统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