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学院积极开展校地交流与合作

09.07.2015  13:12
            近日,商洛市副市长刘荣贤到商洛学院调研,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崔孝栓到该院调研,同时,该院与人行商洛市中心支行探讨研究合作事宜,并与商洛市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多举措开展校地交流与合作。             ——刘荣贤到该院调研。 7月7日,刘荣贤及商洛市科技局局长张银强,商洛市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和斌等一行到该院调研。在校长刘建林的陪同下,刘荣贤一行查看了依托该院建设的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处。刘荣贤指出,近年来该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地方政府将一如继往的提供支持,希望该院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结合商洛地方发展实际,围绕生态资源、矿产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等地方主导产业行业,做好协同创新、科技成果研发转化,推动商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刘建林表示,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校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参与支持地方建设,不断探索高校与地方技术、资源合作的新途径。今后该院将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地方建设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为商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该院还与商洛市科技局、商洛市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就商洛市科技资源统筹情况进行了讨论座谈。学院办公室、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科研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崔孝栓到该院调研。 7月3日,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管委会崔孝栓副主任一行检查了该院丹江校区,就新校区建设进行调研。刘建林接待了崔孝栓一行,双方就商丹园区内校企合作进行了座谈。             刘建林代表该院对商丹工业园区管委会长期以来支持学院建设与发展表示感谢,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概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成就和发展方向。他指出,学院坚持“尚教为学、践用至要”的办学理念,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围绕商洛经济社会布局,同时利用自身优势服务企业发展,实现校企之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校地、校企合作中取得了双赢成就,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人才。希望园区企业与学院全方位深化务实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取得实实在在的转型发展成果。             崔孝栓代表商丹园区管委会对该院丹江校区入驻园区表示欢迎。他指出,该院的入驻进一步丰富了园区内的产学研层次和内涵,大幅度提高了园区内的科研水平,加强了地方企业和该院的之间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一批批优秀人才和科研技术将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高质量、高标准的培训咨询服务体系和科教实验基地将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与智力支持。园区企业也为商洛学院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实践就业等提供平台,真正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标。崔孝栓强调,校企双方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同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社会效益。双方通力合作努力将学院丹江校区建设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基地”。座谈会前,崔孝栓在刘建林的陪同下参观了学院办学成就展厅、秦岭植物标本陈列室、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该院与人行商洛市中心支行探讨研究合作事宜。 7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商洛市中心支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主持工作)寻心乐到该院洽谈银校合作事宜,刘建林会见了寻心乐一行并举行座谈。刘建林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概况,他指出,学院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高度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学院建设,希望不断与中国人民银行商洛市中心支行扩展合作空间,丰富合作内容,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寻心乐表示,开展银校合作,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大好事。近年来,双方在合作交流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希望银校双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多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取得丰硕合作成果,为商洛地方区域金融行业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双方与会人员就银校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合作的总体方案、合作形式、日程安排等内容达成了共识,初步确定在资金支持、人力资源、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该院与商洛市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8日,商洛市气象局与该院举办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刘建林、市气象局局长王为民出席签约仪式。该院副院长刘宝盈代表学院与王为民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商洛市气象局副局长陈道辉、总工程师赵世发等领导,该院办公室、发展规划与交流合作处、教务处、科研处、建工学院、数计学院及生物学院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刘建林在讲话中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和发展成果。他指出,此次与商洛市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深了校企双方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今后双方深层次合作交流的开展。商洛市气象局在做了大量基础服务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气候研究等科研工作,为学院科研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希望校企双方在战略合作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各二级学院要发挥各自学科资源和科研优势,积极与市气象局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具体项目互动,促进双方的合作结出硕果。             王为民向该院介绍了商洛市气象局的基本情况和科研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商洛市气象局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气象预测水平进一步提高,科研工作发展迅速,形成了6大科研方向和6支团队。当前,市气象局正在着力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气候变化与水源地涵养研究,该院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学院在陕南移民搬迁、尾矿库评估及生态安全治理、秦岭良种植物繁育与现代中药材开发研究等方面也具备较强的优势,商洛市气象局下一步将在相关领域开展气象服务与气候研究,双方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与平台。此次商洛市气象局与学院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合作研究、业务和学术交流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对进一步加大气象人才培养力度、满足商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签字仪式结束后,在刘宝盈等学校相关人员的陪同下,王为民一行参观了学院新校区及各特色展馆等处。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