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区部分路段噪音调查:主干道100分贝左右
今天是爱耳日,对于每天在这个喧闹的城市中奔波的人们来说,街头巨大持续的噪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严重的危害,甚至对情绪、心理等都会产生恶劣影响。
那么,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实际的噪音状况怎么样呢?昨日下午4时到6时,华商报记者携带噪音分贝仪,对西安部分主要路段噪音状况进行了测试。
下午4时10分:南三环与雁翔路十字附近一办公楼内,即时噪音59分贝;
下午4时20分:南三环与雁翔路十字东北角,即时噪音114.3分贝;
下午4时25分:25路公交车上,即时噪音88.2分贝;
下午4时35分:雁翔路与西影路十字路口,即时噪音101.3分贝;
下午5时05分:小寨十字立交桥下,即时噪音86.4分贝;记者走上立交桥,桥上即时噪音92.8分贝;
下午6时:科技路与唐延路路口,即时噪音97.4分贝;
下午6时15分:科技路与唐延路口一居民小区内,该住宅距离科技路约百米,打开窗户即时噪音显示为54.6分贝,关闭窗户显示为43.6分贝。
(注:以上数据为即时数据,仪器也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测验感受
鸣笛使噪音数值迅速飙升
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原来我们周边的交通噪音如此严重。尽管很多人都有街上、路上很吵的感受,但可能想不到,交通主干道噪音居然能达到上百分贝。
测验前,记者原本以为公交车上会相对安静,但在25路公交上测验发现,车厢里也不安静,广播报站、乘客说话、车辆行驶的声音以及每次刹车和启动的持续噪音也很吵。
小寨十字绝对是西安最热闹的十字路口之一,人行天桥下测试时噪音已经达到86.4分贝,走到桥上,数值又升高了不少,能明显感觉到车辆发动行驶给桥面带来的震动。
以上测验发现,南三环、西影路、小寨、科技路这些主干道上,交通噪音都比较高,基本都在100分贝左右。
无论在哪条道路上,只要有车辆尖锐鸣笛,或车辆起步尤其是公交车起步,还有快速行驶的摩托车发出的持续闷响,都会使噪音数据迅速飙升三四十分贝。在科技路与唐延路十字,当时车辆都在等红灯,没有车辆鸣笛,噪音数值就下降到63.2分贝,但随着绿灯通行以及有车辆催促鸣笛,测试数据迅速升到90多分贝。
也就是说,鸣笛会对环境噪音产生直接不良影响。
噪音超55分贝会令人烦躁
长期严重噪音会导致听力永久损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工业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夜间指22点到次日晨6点)。根据这一规定,城市交通噪音白天不得高于70分贝,晚间10点以后不得高于55分贝。
噪音一直是市民投诉热点
按照上述标准,西安市很多地方、路段噪音均是超标的。来自西安市环保局12369热线的统计显示,噪音一直是西安市民投诉的热点。
家住西安市科技路的刘女士说,2014年搬到附近小区,虽然房子与马路中间还隔着一栋楼,但这几年也饱受了科技路的噪音,从早到晚没有片刻清净,加上小区又刚好靠近十字口,噪音就显得尤其大,特别是很多车辆不断鸣笛,夜间还有跑车和高速摩托车飞驰,觉得非常吵。刘女士说,因为噪音,自己晚上老睡不踏实,备受噪音苦恼的她已经计划另找个安静的小区居住。
西安市民薛女士因父母年迈,把房子买在了一楼,但物业公司在地下室安装了十多台水泵,机械一运转,噪音很大,搅得一家人心神不宁,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西安市红会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龚龙岗表示,环境噪音会对我们的耳朵产生严重的伤害,如果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生活,持续噪音会导致鼓膜不停地震动,反应降低,经年累月的刺激下,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形成永久性损伤,还有一些持续性的低频噪音,会让人心理无法承受甚至发疯。
噪音性听力损失不可逆
据介绍,从医学角度讲,超过55分贝的噪声就会令人感到喧闹和烦躁,长期处于高噪声污染中会严重影响人身心健康,引发听力下降、心跳加快等多种疾病。短时间接触较强噪音可能会产生耳鸣、听力下降,离开噪音源后很快就能恢复。如果长时间接触噪音,可能会感觉听力下降明显、耳鸣甚至有恶心头晕症状,离开噪声源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接触强噪声时间过长,会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龚龙岗主任说,门诊上有不少患者开始并没有发现自己听力下降了,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最后导致突然性耳聋或者严重的听力下降时,才会去医院就诊,而噪音性听力损失是不可逆的,一旦有了听损,后期可能只能佩戴助听器或者电子耳蜗了。
为了保护我们的听力,尽量少用大音量听音乐,使用耳机收听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每次收听不超过一个小时,如果持续使用耳机,应每隔半小时让耳朵休息一会儿,耳机要选择质量好、杂音小及音量可以调控的。尽量少去电动游乐场、KTV、迪厅等高分贝场所。当有耳鸣或听力下降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请专科医生检查。记者 李琳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