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班主
在清朝的乾隆年间,扬州的“三庆”、“四喜”、“和春”、“春台”等“四大徽班”,先后进京,为乾隆祝寿演出。优秀的昆曲、徽戏、秦腔、汉调等剧种的诸多艺人,竞技斗艺,花雅争胜,繁荣兴盛,在戏曲史上掀开了辉煌的一页。当时,诸调融会,各取所长,又为京剧的衍生,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四大徽班”进京,对于戏曲的兴旺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经历了乾隆、嘉庆与道光诸朝以后,除了“大老板”程长庚主持的“三庆”班以外,其他的一些戏班,已经不再有当初那样的兴旺发达。它们逐渐日臻没落,开始衰败。连著名的“和春”、“春台”等班,都已难以维持,纷纷解体。余下的“四喜”班,虽还存在,却也岌岌可危。幸好在这时期,班里出了一位能人,千方百计,改革创新,挽救残局,终于使“四喜”重又获得新生。他,就是当时的“四喜”班主──梅巧玲。
梅巧玲,是梅兰芳的祖父。生于一八四二年,江苏泰州人。由于家境贫困,落难来到京城,在“福盛班”学青衣。先师从杨三喜,后拜师罗巧福,刻苦学戏十载,成为青衣、花旦、刀马旦、闺门旦、玩笑旦,甚至泼辣旦的全材演员。
学艺既成,这才出科搭班唱戏。待小有名气后,终于进入了“四喜”班,成为该班的“第一名旦”。不久以后,梅巧玲已在京城享有盛名,号称“同光十三绝”之一。经常被邀进宫演出,受到帝后的赞赏,时有“万岁亲呼胖巧玲”之诗句,被公认为是梨园界的领军人物。
“四喜”班,原来是以演出昆曲为主。等到后来京剧产生,“皮黄”腔广受欢迎,“四喜”班便备受威胁,观众不断减少。这时候,梅巧玲便决定顺应时势,紧跟潮流,开始大编“皮黄”腔的新戏,以招揽观众。在他的主持下,先后演出了由他主演狄云鸾的《得意缘》,以及《玉玲珑》(梁红玉)、《浣花溪》(任容卿)、《胭脂虎》(石中玉)、《真富贵》(邵真真)、《奇女福》(荀灌娘)等剧目。
这些新戏,都是以英勇豪爽、泼辣大胆的青年女子为主角,并且都由梅巧玲主演。他以自己精卓的唱念功夫,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少女形象,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从而使“四喜”班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与赞赏。
“四喜”班在编排这些新戏的同时,还着力推出了一批内容丰富曲折、演出人员众多的大本戏,如《盘丝洞》、《德政坊》、《乘龙会》、《雁门关》等。(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邓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