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见闻——主动适应农村发展新常态

04.03.2015  16:51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屈佳

      大年三十,伴着清脆的爆竹声,我再次踏上归乡之路。春节期间,在与亲戚邻里朋友的闲谈中以及个人所见所闻,引发了我有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让农村青年燃起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回到村里,相约几个儿时玩伴聊天,他们大多是高中毕业后就去外地打工。谈话间,能感觉到他们在外的不易。我说这几年村里种葡萄树收益都不错,你们为什么不来一起搞?一个说,“村里除了应季的农活外,也没什么可做的了,况且有家人操持,自己只管打工赚钱。最重要的是和在外打工相比,种葡萄树的收益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样的回答一时让我语塞,的确,这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近年来,在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作用下,外部文化对农村的影响越来越大,乡土意识被人们下意识地视为可以遗弃的对象;同时,农村青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出走,农村生产传承与发展的主体越来越弱、群体越来越小。部分农民尤其青年人,对土地感情淡化,这是一个严重问题。农民应是土地的崇拜者,热爱土地是永不落后于时代的美德。如今,这种美德被部分农民遗忘了,农本思想日益削弱。农业“后继无人”,足以令人警醒。
      为什么土地失去了吸引力?我想大概是农民从中受益还不够多,也难以实现其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那么,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最大化确保农民的利益,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是农村改革要破的一道难题。
      我想还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引导农村青年创办新型合作组织,带头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公司。搭建符合农村特点的培训平台,把农村青年人才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采取多种措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和带动有创新能力、有资源实力的农村创业青年,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今日之农村,需要政策帮扶,需要青年人坚守,更需要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只有物质丰富的现代化不是现代化
      如今在农村,农民已经渐渐走上了富裕路,同时也存在攀比消费现象。如在盖房子、家具、车子上攀比,有的甚至借钱买车,却无钱买生产资料,实现了表面的现代化,丢掉了美德。我们不提倡农民世世代代当苦行僧,在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改善一下生活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改善要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的消费。农民应对现代化有个全面的了解,并不是穿上时髦的衣服,住上高级的住宅,开上好车就现代化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带来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那才是现代化的根本标准。
      基层政府应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要采取措施,加大宣传,从思想上帮助农民朋友树立正确观念,引导农民少花冤枉钱,要教育农民,多把钱用到孩子教育、发展家庭经济等有用的地方去。
      市场观念亟待加强
      在政府的引导下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农民尝到了甜头。但是世代躬耕土地的农民初涉市场的海洋,有许多不适应的因素,对市场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有的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通过与周边村民的交流,有这样一个感受: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抑或是由于对外界认知的局限,很多农民进行生产很大程度上仍只是盯着小市场、近市场、熟悉市场,而对大市场、远市场、生疏市场或无意涉足,或无志进军。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就需要政府帮助农民适应“现代”市场,树立大市场观念,把生产、销售建立在更大的市场需求上。  
      当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二年聚焦“三农”问题。在这样良好的形势背景下,农村的广阔天地将大有所为,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农村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靠农民,因而,我们农民也要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技术业务、经营能力,勇于直面挑战,敢于攻坚克难,主动适应农村发展新常态。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