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见闻----我与西安有个约会

30.10.2014  18:00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秦明

      2014年无疑是我人生中可以做标记的一年。四月份,我顺利的从美国东北大学读研归来。七月份,我正式的成为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员,开始了职场生涯。大连求学四年,美国求学两年,在外漂泊六年之后,西安,这个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现在却感觉既陌生又熟悉。所以,利用工作后的第一个长假,我决定重游西安,好好体会一下古城这六年来发生的变化。
      第一站,我选择了高新开发区。家就在高新的我,按理来说高新应该是最熟悉的地方。但是,借用崔健的话,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刚搬到高新区时,附近很荒凉,唐延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车。现在,先不要说西安市变化有多大,就单看高新区,唐延路因为车流量大而变成了单行道。沿着唐延路往南高楼林立,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入驻在这里,其中就包括韩国三星。在食饕街附近,因为三星公司的入驻,周边开了很多韩国餐厅,很多人都戏称那里是小韩国城。这片区域有很多公司,很多人上班都要走绕城高速,这种生活模式很西化。在美国,很多人向往郊区地方宽敞,环境好,就住在郊区,每天走高速去市中心上班。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更证明了人们物质生活富裕后,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第二站,我来到奶奶家。儿时记忆中,我家住在西郊,奶奶家住东郊,每次回去要穿过大半个城,我可以在车上睡一觉。现在回奶奶家,只需要走绕城高速,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这几年奶奶家的变化也非常明显,原来村子里的人都搬到旁边的单元房里,这里条件明显好多了,暖气空调,外加24小时热水,这也正是祖国发展的缩影。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在于高楼大厦的数量,GDP的增加,更在于一些细节的改善,人们意识的转变,以及素质的提高。一些基础设施的建立与改善,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也体现了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能够多为人民考虑。浐河附近建了一些英式红房子,一层带着小院子。据说这种带院子的户型很受消费者的喜欢,很快销售一空。我想,生活节奏过快,人们每天从自己家出来,又走进办公室,很少有机会能停下来休息思考。大家对小院子的追求,正是反映出现代人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状态。
      第三站,我决定从大雁塔到钟楼,游览西安的夜景。大雁塔北广场的音乐喷泉果然名不虚传,让我这个生活在西安多年的人也忍不住为之赞叹。傍晚,我选择在大雁塔旁边的一家餐厅吃饭,我坐在靠窗的座位,抬头可以看见天幕,向北看是大雁塔。这幅场景十分奇妙,一边是喧闹多变的天幕,另一边是安静庄严的大雁塔,这种动静结合,现代与古代的搭配,让我瞬间有些迷离,这种古代与现代的碰撞让我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吃完饭,我乘坐地铁去钟楼。西安地铁自从通车之后我鲜有机会乘坐,这次逮着机会,终于可以体验一次了。西安的地铁果然比波士顿的先进多了,车新,提示牌也高大上,唯一不好的就是人太多。出了地铁来到钟楼广场,夜幕下的钟楼与鼓楼是那么的肃穆,他们遥想对望,几百年来的变化,也许只有他们兄弟俩最清楚。逛累了回民街吃夜宵,回民街的变化不大,但物价变化让我大跌眼镜。小时候五毛一块的小镜糕,现在竟然卖到了三块钱。不过通货膨胀,物价早就不能同日而语了。同样没变还有服务,记得我看过一个亚洲小吃的排名,西安就是因为服务差才仅列第三。不过,西安的服务态度也体现了西北人的脾气,火爆,没耐心,但绝对是实在人,有什么不高兴会直接说出来。这样反而更好相处。
      国庆七天转眼就要结束了,我对家乡的喜爱又加深了。虽然紧靠这七天来拾回我对西安的熟悉感是不现实的,但是我还可以用我接下来的每一天去体会西安的变化。并且,我也可以用我的绵薄之力,成为西安变化的一部分,在西安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我的痕迹。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