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见闻——科技改变生活 小城焕发新春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王桢
我的家乡是陕西东南部的一座小城市——安康,其义“安宁康泰”。它位于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是东方女娲的故乡,有着“中国十大宜居小城”、“天然生物基因库”、“中国民歌之乡”等美誉。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乡也日渐焕发着新的风采。今年春节回家,发现家乡变化很大,见闻颇多,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家乡护城河堤的巨大变化以及回乡祭祖的方便快捷。
护城河堤功能多样,特色文化娱乐休闲
安康老河堤在“83.7.31”特大水灾中被完全冲毁,新河堤逐年扩大修缮,变化日新月异,城墙高大雄伟,分为东西两堤,堤上石板铺砌,彩灯环绕,一江两岸,美若画绢。新河堤除了具备传统的护城防洪的作用外,还兼顾了宣传地方特色文化,展示秦巴人民精神风采,益于安康百姓娱乐休闲等多重功能。地方文化名楼“安澜楼”雄踞江岸,其高五层,斗拱飞檐,回廊抱厦,宏伟壮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场“汉调二黄文化园”中民间剪纸、汉剧脸谱、经典剧目等各种雕塑如石子般散落在文化园中,散淡着丝缕旧韵、还原着经典剧目,展示着汉剧乐器,特色文化,触动心灵,丰富知识;汉江龙舟节观景台造型美观、雄伟气派,坐在观景台上,仿佛能感受到龙舟节中秦巴汉子跪在船板上划桨击水、击鼓呐喊、破浪向前;仿佛能听到百余龙舟上的锣鼓声、呐喊声、号子声;仿佛能看到龙舟节中抢鸭子、摸鲤鱼、晒龙头、龙舟横渡、水上艺术表演等众多节目;两岸河堤的墙壁上雕刻着祥云,栩栩如生,祥云边漂浮着汉调二黄、南水北调、南北界线等书法篆刻,笔力劲挺、行云流水、凤舞龙飞;河堤公园内绿树成荫、曲道幽静、茶馆林立,人们傍晚常在此散步、锻炼、品茶、吹风、听剧、赏景,大有心旷神怡,微醺沉醉之感。近年来,江边又出现了很多奇石馆、跳舞场、游泳池、滑冰场,在江边漫步,常常可以看见悠闲遛鸟的年迈老者,活力四射的广场大妈,嘻哈滑冰的青年男女,给人一种快乐安宁、幸福愉悦的感觉。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回乡祭祖方便快捷
安康地处秦巴腹地、高山峻岭、连绵起伏,对于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而言,回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记得儿时,从西安到安康,只能乘坐火车,且需取道汉中,路途漫长,车上人多,大有百无聊奈的感觉。自2009年西康高速全线贯通后,西安到安康的行车距离从原来的十几个小时缩短至二三个小时,安康从此融入“西安两小时经济圈”。在西安城南客运站,西安到安康的大巴,每间隔二十分钟发车一次,回乡的游子再也无需半夜到火车站排队买票,回家变得十分方便快捷。每逢大年三十,安康人的习俗往往是在中午吃过团圆饭后,再各自拜祭祖先。随着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村村通公路的修建完成,以前需要翻山越岭的地方,现在均是平路坦途;以前需要朝暮夕至的地方,现在均是万里一息;以前感觉山遥路远的地方,现在均是近在咫尺。近两年,许多安康人祭拜祖先的风俗也变了,很多家庭都是早上拜祭祖先,中午便可以赶回吃团圆饭,下午晚上至亲好友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把酒言欢、娱乐休闲。
春节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却深刻的感受到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乡变化的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希望下次回家看到的家乡更加美丽,更加迷人。